特蕾西亞學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614年,哈布斯堡家族購買這座當時位於維也納城外的莊園,加以改建,作為夏宮,也是著名的表演場地。1683年在維也納戰役中被毀,隨後重新修建的新夏宮更大也更豪華。[1] 1740年皇帝查理六世在此去世,他的長女瑪麗亞·特蕾西亞決定不再進入這座建築[2]。
1746年,瑪麗亞·特蕾西亞將城堡出售給耶穌會,成立一所帝國學校,該校有嚴格的選拔程序,最高的教學和科研水平,進行現代外語教學。[2]
1773年,瑪麗亞·特蕾西亞之子約瑟夫二世解散耶穌會,特蕾西亞學校關閉。1797年,弗朗茨二世重新開放該校,改屬學校神職修士會(Piarists)管理[3],並完成了新古典主義的立面,以及游泳池等配套設施。1848年革命以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決定招收資產階級子弟[4]。
1883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國際關係學校領事學校——1754年瑪麗亞·特蕾西亞建立的東方學校,今維也納外交學院——搬遷到此[5]。1905年再遷到今美國駐奧大使館[2]。
1938年希特勒實行德奧合併後,該校改為國家政治教育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學校被嚴重破壞,經修復後於1957年重新開放[6]。
1964年,維也納外交學院作為領事學校的繼承者在此重新開放。其畢業生包括前聯合國秘書長和奧地利總統庫爾特·瓦爾德海姆,以及歐洲的部長和高級政府官員。1988年第一個女教官開始任教,1989年,錄取第一位女學生,[7] 1993年,任命第一女校長[8]。
該校在維也納市中心擁有面積達50,000平方米的花園[2] 學校的體育設施包括室內游泳池,兩個沙灘排球場,網球,足球和籃球場,室內健身房。所有教室都配備了國家最先進的數字媒體設備。圖書館等歷史建築,則可用於特殊活動[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