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爆破(英語:blasting,blast)是指利用爆炸性物質的爆炸能量對周圍介質產生劇烈作用,以達到預定目標的操作。
此條目不完整。 |
廣義的爆破泛指一切利用爆炸性物質的爆炸能量來達到預定目標的操作,如採礦爆破、建(構)築物拆除爆破、廢棄彈藥銷毀爆破、軍事目標爆破、恐怖襲擊爆破等。
狹義的爆破[1] [2] 主要指利用炸藥的爆炸能量對介質做功來達到預定工程目標的操作,如採礦爆破、建(構)築物拆除爆破、岩土開挖爆破、清淤炸礁爆破、爆炸加工(含金屬破碎切割)、聚能爆破、地震勘探爆破、滅火爆破、堰塞壩搶險爆破等。
而工程界中常說的靜態爆破只是通過化學膨脹劑反應來對周圍介質產生較為緩慢的壓力作用,而非一種爆破方法。
爆破的歷史與炸藥、火工品工業歷史是一脈相承的。
公元十三世紀阿拉伯作家阿布德·阿拉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關於芒硝(黑火藥的基本成分)的文字記載。但是,這可能不是芒硝的最早起源。早在公元十世紀前,中國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硝石了,不過,那時他們只限於用硝石來製作爆竹和煙火。(黑)火藥一直被當成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據考察,中國四川省江油市的老君山是中國黑火藥的發源地。
直到公元1248年,一個叫羅吉爾·培根的英國煉術士才公布了一張黑火藥配方,而配方製成的東西當時被作為一種爆破劑來使用。公元1627年,黑火藥第一次在匈牙利上波斯托倫的舍姆尼茨皇家礦山由卡斯培·溫德爾用來爆破岩石。到1689年,黑火藥已經推廣到英格蘭康沃爾各個錫礦的採礦作業中去了。
黑火藥由於爆炸性能不強,一直作為煙火劑、推進劑被用於製造煙花爆竹、火藥箭及早期火槍、火炮。在中國,尚無將黑火藥用於爆破的早期文字記錄。在美國,使用黑火藥進行爆破的最早文獻是在1773年,當時的康乃狄克議會在希姆斯彼利銅礦用爆破岩石的方法構築了一間長15英尺寬12英尺的小監室。
爆炸性物質是指本身具有爆炸特性的物質(物體)。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