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國旗
旗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洲國旗是藍船旗的變體:即藍色旗面,靠旗杆側上角有英國國旗,靠旗杆側下部有一顆大型白色七角星——澳洲聯邦之星;其餘部分有四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與一顆較小的白色五角星,代表的是太平洋上空的南十字星座。這面旗幟是從1901年發起的國旗設計比賽中獲勝,再經修改由英國君主愛德華七世在1903年批准的。最初這面旗幟與類似設計的紅船旗皆被使用,而米字旗才是正式的國家象徵,1940年代政府開始鼓勵使用藍船旗版本。1953年澳洲議會通過《1953年旗幟法案》確定這面旗幟為國旗,次年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問澳洲時對此予以授權,1980年代,這面旗幟取代米字旗,成為國家的象徵[1][2]。


設計
澳洲國旗上有三個突出的圖案:英國國旗(表示其為大英國協一份子)、聯邦之星和南十字星。[3]米字旗被認為是象徵澳洲曾經是英國屬地的歷史[4],也有觀點認為此設計展示了對大英帝國的忠誠。[5]聯邦之星最初只有六個角,相當於澳洲六個同盟的屬地。然而,在1908年,聯邦之星增加了一個角,象徵巴布亞領地(後來獨立成為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未來的領地。[6]而南十字星則是在南半球看到的星座之一。[7] [3]
國旗格式
歷代國旗
旗幟 | 日期 | 設計 | 敘述 |
---|---|---|---|
![]() |
1901年-1903年 | 藍底、左上角為英國國旗。藍色體現環繞澳洲的大海。白色大六角星被稱為「澳大利亞聯邦之星」,其六個角代表澳洲的六個州,右邊白色的五顆星則代表南十字星座,由里到外,逆時針方向依次是五角星、六角星、七角星、八角星、九角星。國旗的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明澳洲與英國的歷史關係。 | 1901年國旗設計大賽獲勝作品,隨後在墨爾本皇家展覽館的穹頂上首次升起。 |
![]() |
1903年-1908年 | 南十字星座改由四顆七角星和一顆五角星組成。 | 1903年經愛德華七世批准使用。 |
![]() |
1908年至今 | 巴布亞領地加入後,白色六角星改為七角星。 | 《1953年旗幟法案》確認為國旗,次年獲伊莉莎白二世授權。 |
地方旗幟
-
澳洲南極領地(非官方旗幟)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