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郡,中國古郡名。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治南鄭縣(今陝西漢中市)。因在漢水中游得名。轄境相當今陝西省秦嶺以南,留壩縣、勉縣以東,乾佑河流域以西和湖北省鄖縣、保康縣以西,粉青河、珍珠嶺以北地。
西漢移治西城縣(今陝西安康市西北),東漢復還舊治。東漢末改名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復名漢中郡。建安後轄境屢縮,北周時只有今陝西省漢中、南鄭、城固等市縣。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唐朝天寶、至德時,曾改梁州為漢中郡。魏、晉、南北朝時為梁州、北梁州治所。東晉、南朝時,曾僑治秦州及其所屬郡縣於此。
秦朝的漢中郡
- 任鄙(前294年─前288年),卒於任內。
西漢的漢中郡
東漢的漢中郡(漢寧郡)
蜀漢的漢中郡
兩晉十六國的漢中郡
南北朝的漢中郡
- 甄鸞,曆算專家
唐朝的漢中郡
天寶元年(742年)改梁州置漢中郡。治所在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下轄南鄭縣、城固縣、褒城縣、西縣(今陝西省勉縣武侯鎮)、金牛縣(今陝西省寧強縣大安鎮大安驛)、三泉縣(今陝西省寧強縣陽平關鎮擂鼓台)。乾元元年(758年)漢中郡復為梁州[2]。
注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