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利用(英語:Exploit,本意為「利用」)是電腦安全術語,指的是利用程式中的某些漏洞,來得到電腦的控制權(使自己編寫的代碼越過具有漏洞的程式的限制,從而獲得執行權限)。在英語中,本詞也是名詞,表示為了利用漏洞而編寫的攻擊程式,即漏洞利用程式。
經常還可以看到名為ExploitMe的程式。這樣的程式是故意編寫的具有安全漏洞的程式,通常是為了練習寫Exploit程式。[原創研究?],這類程式常見於奪旗競賽或是各種資安培訓機構的教育訓練教材中。
分類
攻擊程式的分類別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根據攻擊程式與易受攻擊軟體的通訊方式進行分類。[1]
- 遠端攻擊:通過網路進行攻擊,無需事先訪問易受攻擊的系統即可利用安全漏洞。[2]
- 本地攻擊:需要事先訪問易受攻擊的系統,並且通常會將執行攻擊程式的人員的權限提升到系統管理員授予的權限之上。針對客戶端應用程式的攻擊也同樣存在,通常由經過修改的伺服器組成,這些伺服器會在使用客戶端應用程式訪問時傳送攻擊程式。針對客戶端應用程式的一種常見攻擊形式是瀏覽器攻擊。[3]
針對客戶端應用程式的攻擊可能還需要與使用者進行一些互動,因此可以與社交工程方法結合使用。另一種分類是根據對易受攻擊系統的行為進行分類;例如未經授權的資料訪問、任意代碼執行和阻斷服務攻擊。
許多攻擊程式旨在提供對電腦系統的超級使用者級別存取權限。但是,也可以使用多個攻擊程式,首先獲得低階別存取權限,然後反覆提升權限,直到達到最高管理級別(通常稱為「root」)。在這種情況下,攻擊者將多個攻擊程式連結在一起以執行一次攻擊,這稱為攻擊鏈。
在受影響軟體的作者得知攻擊程式後,通常會通過修補程式修復漏洞,攻擊程式將無法使用。這就是為什麼一些黑帽駭客以及軍事或情報機構的駭客不會公開他們的攻擊程式,而是將其保密的原因。
除了發現和開發攻擊程式的人之外的其他人並不知曉的攻擊程式被稱為「零日攻擊」或「0day」攻擊。
駭客利用攻擊程式繞過安全控制並操縱系統漏洞。研究人員估計,這每年給全球經濟造成超過 4500 億美元的損失。作為回應,各組織正在使用網路威脅情報來保護其漏洞。[4]
攻擊程式通常根據其利用的漏洞類型(有關列表,請參閱漏洞)、它們是本地/遠端攻擊以及執行攻擊程式的結果(例如EoP、DoS、欺騙)進行分類和命名。[5][6] 一種提供零日攻擊的方案是攻擊即服務。[7]
零點擊攻擊是一種不需要使用者互動即可執行的攻擊程式,換句話說,不需要按鍵或滑鼠點擊。[8] 2021 年發現的FORCEDENTRY就是一個零點擊攻擊的例子。[9][10]
零點擊攻擊通常是最受歡迎的攻擊程式(特別是在地下攻擊程式市場),因為其目標通常無法在攻擊時知道自己已被入侵。
攻擊跳板是一種被駭客和滲透測試人員用來擴大目標組織攻擊面的方法。由於防火牆等限制,攻擊者利用一個被攻破的系統來攻擊同一網路上無法從網際網路直接訪問的其他系統[需要解釋]。與面向網際網路的主機相比,從網路內部可以訪問的機器往往更多。例如,如果攻擊者入侵了企業網路上的 Web 伺服器,則攻擊者可以使用該受感染的 Web 伺服器攻擊網路上任何可訪問的系統。這類攻擊通常被稱為多層攻擊。攻擊跳板也被稱為「跳島」。
- VPN 跳板使攻擊者能夠建立一個加密層,以隧道方式進入受感染的機器,通過該目標機器路由任何網路流量,例如,通過受感染的機器對內部網路執行漏洞掃描,從而有效地使攻擊者獲得完全的網路存取權限,就像他們在防火牆後面一樣。
通常,啟用跳板的代理或 VPN 應用程式作為攻擊程式的有效載荷在目標電腦上執行。
攻擊跳板通常是通過滲透網路基礎設施的一部分(例如,易受攻擊的印表機或恆溫器)並使用掃描器尋找連接的其他裝置來攻擊它們。通過攻擊易受攻擊的網路部分,攻擊者可以感染大部分或全部網路並獲得完全控制權。
參見
- 電腦安全隱患(漏洞)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