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湍(音同「專」[1])河又稱「七里河」,系白河支流,發源於伏牛山腹地寶天曼的西北巔,出內鄉縣後,於羅莊鄉岑子村流入鄧州境內,經鄧州城北轉向東南,經王集鎮大韓營村後與白河交匯,最終注入漢江。其總長約216千米,流域面積4800平方米。[2]
湍河古稱湍水,《水經注·淯水》記載 "湍水出弘農界翼望山,水甚清徹",因上游穿峽切割而下,水流湍急,故得名"湍河"。
湍河的支流主要有七條,左岸有默河、趙河、嚴陵河和礓石河,右岸有丹水、黃水河和扒淤河。流經地勢北高南低,在內鄉境內流經山丘地帶,進入鄧州後地勢平緩,河槽較深,堤防多為沙堤。湍河是常年性河,無結冰期。
1632年夏,湍河水溢四十餘日,沿河房舍盡淹,平地水深數尺。1919年農曆六月,湍河出現特大洪峰,淹地多達41.2萬畝,受災人口約10.3萬人。明清時期,湍河是豫西南主要的水運航道之一,每年夏秋時期,河水上漲,航船從漢水進入白河,再駛入湍河,湍河沿岸的王集鎮和汲灘鎮是當地著名的碼頭。1953年以前,湍河上可短期通航,目前已徹底喪失了通航能力。2010年的湍河洪水,將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修建於1936年的一座大橋沖毀,[3]還造成內鄉縣24萬人口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2600公頃。
自漢代開始,湍河一帶便開始興修水利,至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著名的水利工程包括六門堰和鉗盧陂。[4]今十林鎮一帶有楚碣遺址,《水經注》中記載:"湍水歷冠軍縣西北,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澤潤不窮「。明嘉靖《南陽府志》記載:」楚堰在州西北60里,承湍河水灌田二百餘頃「。
湍河至文渠鄉馬家菜園村有西漢南陽太守召信臣修建的六門堰遺址。西漢宣帝時始建之初為土堰,後改建為石堰,名「穰西石碣」,於元帝建昭五年(前34年)建成,漢平帝元始五年,土門改為石門,又稱六門碣。之後,晉杜預重修,《水經注》載:「杜預繼信臣之業,復六門陂,遏六門之水,下結二十九陂。諸陂散流,咸入朝水(今刁河)」。水由六個水門流出後,沿途形成了29個陂塘,形成「長藤結瓜」式的灌溉系統。鉗盧陂(又名迪陂或者狄陂),是六門堰下二十九陂中最大的一座蓄水工程,與六門堰同時創建,可蓄水1250萬立方米,清乾隆年間毀廢。從六門堰引水,開有一條總幹渠,橫貫穰縣,新野縣,灌區灌溉面積達50萬畝。到了宋代灌區面積已達到280萬畝。《明嘉靖鄧州志》載:「崇禎八年,陂堰遂廢」。[5]
始建於1942年的湍惠渠位於鄧州市羅莊鎮,引湍河水灌溉農田,並向半坡水庫蓄水,惠及趙集鎮的五個村,自流灌田2500公頃,提水灌田1600公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