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溫世珍(1877年—1951年7月10日)[1] 字佩珊。直隷省天津府天津縣人,中華民國政治家、外交官,北京政府時代外交官,後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汪精衛政權任要職。
1898年,溫世珍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2]此後,他赴英國留學。[3][4]歸國後入海軍,在海軍任職四年,任海軍上尉。1902年,他入河南巡撫衙門任翻譯。在河南,他還曾從事教育事業。1902年,他在開封成立了河南第一高等學堂與河南高等師範學堂。1906年,他轉任兩廣總督衙門洋務文案。1907年,他改任兩江總督衙門洋務文案,並擔任該職較長時間。其間,他曾兼任江蘇鐵道總管。[2]
中華民國成立後,溫世珍任浙江都督外交顧問,1913年4月至1916年10月任北京政府外交部浙江特派交涉員,1914年他獲得三等嘉禾章。1916年5月,他成為江西督軍李純的高等外交顧問。1917年8月,李純成為江蘇督軍,溫世珍也隨他去江蘇,任外交參事和顧問。1919年1月,他獲四等文虎章,1920年6月又獲得三等文虎章。1920年10月,他任金陵關監督。1920年11月,他兼任江蘇外交交涉員。[2]1921年,溫世珍任外交部專員,同年冬至1922年初,他作為中國代表團名譽諮議出席了華盛頓會議。[2][3][4]1922年3月,他獲得二等大綬嘉禾章,1922年7月獲二等寶光嘉禾章。[2]
1923年3月,因對外交渉功績,溫世珍獲特命全權大使待遇。1923年10月,他獲二等大綬寶光嘉禾章。1924年9月,江浙戰爭爆發,溫世珍在直系的支持下,任上海交涉使、滬海關監督。同年,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系被奉系擊敗,依靠直系的溫世珍失去職務。[2]但他獲得奉系江蘇督辦楊宇霆的青睞,遂投入其手下。國民革命軍占領上海後,溫世珍流亡日本,暫時從政界隱退。[3][4]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的1938年1月,溫世珍在日本支持下出任津海關監督兼河北省銀行監事、關稅整理委員會委員長。他還兼任電業公司與電車公司董事長、新民會會長、水災救濟會會長、河北省銀行首席監査委員。[3][4]
因溫世珍在職期間表現突出,日本在天津的特務機關推薦他在不久的將來擔任天津特別市市長。因此,當時的天津特別市市長潘毓桂同溫世珍政爭不斷。1939年(民國28年),喪失天津地方人士和天津特務機關支持的潘毓桂辭去市長職務,溫世珍繼任市長。[5]
汪精衛政權(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溫世珍繼續任天津特別市市長,併兼任華北防共委員會天津分會會長、天津市獻銅獻鐵運動委員會委員長、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1943年(民國32年)3月,他被免去天津市長職務。[3][4]
1945年(民國34年)日本投降後,溫世珍被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以漢奸罪逮捕,並被判處死刑。[6]但判決未執行,溫世珍一直被關押在天津的監獄內。中國人民解放軍逼近天津的1948年(民國37年)[3]溫世珍被釋放(同時被釋放的還有原汪精衛政權駐日公使徐良)[6]。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天津,新成立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再度以漢奸罪逮捕溫世珍和徐良。[6][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1年,溫世珍在天津市河北區小王荘刑場被處決。[7]享年75歲。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