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衛城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新城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存最大的衛城。該城初名為侯和城,北魏時被重建,並改名為洪和城,明代時改建為今洮州衛城,2013年在地震中嚴重受損。該城坐北朝南,周長5430米,南側臨河,其餘三面臨山。2003年和2013年,洮州衛城先後被列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Quick Facts 洮州衛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洮州衛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甘肅省臨潭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至清
編號7-1456-3-754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Close

歷史

Thumb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鞏昌府志》洮州衛境圖

洮州衛城始建於漢代[a],初名為侯和城。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時,吐谷渾王伏連籌重建該城,並將其命名為洪和城。唐朝時,該城是唐蕃古道上的古鎮之一,五代北宋時期一度為吐蕃所占[2]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洮州十八族發生叛亂,明太祖朱元璋派平西將軍沐英、大將軍金朝興和曹國公李文忠率軍平叛,並很快平息了叛亂。之後,明軍的軍民千戶所從舊洮堡(今臨潭縣城關鎮)遷至洪和城,並將殘破的洪和城重新修改成一座新城,升格為洮州衛指揮使司,隸屬陝西都司管轄,該新城是為洮州衛城[3]中華民國時期,該城曾作為臨潭縣縣政府駐地。1936年,紅軍長征中曾在此建立過蘇維埃政權[4]。2003年11月,洮州衛城被列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5]。2013年3月,洮州衛城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當年6月,甘肅岷縣漳縣發生6.6級地震,洮州衛城在地震中多處受損,其中城門、城牆共出現6處塌陷和26處裂縫,塌落的土方量達510.4立方米[7]。2015年11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為「洮州衛城遺址修繕及歷史文化遊覽區開發項目」向全社會招標[8]

結構

洮州衛城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新城鎮東隴山腳下的南川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現存最大的衛城。該城坐北朝南,東北高,西南低,形狀呈不規則的矩形。城牆總周長5430米,高9.9米,牆基寬7.92米,城牆頂部寬6.6米。護城池深5米,寬4米。城頭為古磚鑲,有2050個雉堞。衛城總占地面積2.98平方千米,整體為為前後城結構,前城占全城三分之二,位於平地上,南側城牆依河而建;後城占全城三分之一,位於山地上,東側、西側和北側均建在山上。前後城由一道東西向牆垣從中分隔。城牆最北端築於垂直高度近300米的山脊,下臨陡坡,形勢險峻。後城又被縱向牆垣分隔為東西兩塊區域,西側城牆外有一條南北向山脊,沿山脊構築烽墩即烽火台四座。該城曾經有5座城門,東為「定武門」,南為「迎薰門」,西為「懷遠門」,北為「仁和門」,西北側半山腰上為「水西門」。現在僅有迎薰門保存較為完整,其餘三座正門僅餘瓮城。城牆上有16個馬面、9個角墩。城內街道布局基本完好。[2][9][1][7][4]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