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泡芙

泡芙(Profiterole / Cream Puff),台灣又稱「奶油空心餅」[1],是一種源自法國的球形糕點。常見的泡芙會從蓬鬆張孔的麵皮中包裹鮮奶油巧克力冰淇淋。裡面包裹的材料是通過注射或者將頂部撕破後加進去的;後者的頂部往往需要被其他食材取代。在泡芙的包裹的上面還可以撒上糖粉、果凍、水果或者巧克力。而根據充填的餡料不同,泡芙在不同地方也有許多不同異稱。[2][3][4][5]

快速預覽 別稱, 類型 ...
泡芙
Thumb fff
奶油泡芙
別稱Profiterole(英國)
Cream puff(美國)
choux à la crème(法國)
類型奶黃
主要成分花結酥皮
充填物:生奶油奶黃冰淇淋
關閉
Thumb
泡芙

歷史

英文中泡芙有profiteroleprophitroleprofitrolleprofiterolle等的異稱[6],是借用法語產生的名詞,這些名字在1604年就已出現,但是原本它們所指涉的意思已經無從查考。

泡芙的雛形是以一種曾搭配湯的鹹麵包出現,內餡是肉泥、乳酪等等[7];十七世紀的食譜又把它稱作「Potage de profiteolles」。[8]一直到十九世紀,profiterole才被確定用來代表「泡芙」。[6]儘管可以確定泡芙最初源自法國,泡芙也是直布羅陀代表性的美食之一。[9]

而現今常見的「奶油泡芙」最遲在1851年的美國就已出現。[10]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