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恩兄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恩兄弟(英语:Fine Brothers),即本尼·法恩(英语:Benny Fine,1981年3月19日—)和拉菲·法恩(英语:Rafi Fine,1983年6月9日—),是两位在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连载节目系列的美国网络制片人,于2004年开始制作至现在。二人拥有一间全职制作节目的公司,经常身兼编剧、导演和监制职务。
早期生平
二人是成长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犹太教正统派人士,少年时代多数于纽约州纽约州生活。[1]本尼曾于15岁入读大学,但未有完成学位课程;拉菲则曾入读狄金森学院两年,后来转至杭特学院完成电影学系的学士学位课程。[2]
制作生涯
兄弟宣称自少已经喜欢拍摄影片,特别是本尼表示喜欢领导拉菲去做出稀奇古怪的作品。[3] 在朋友之间,他们喜欢分享以动作玩偶演绎的完整短篇喜剧。[3][4]后来他们亦表示在2000年制作过参与小型喜剧电影节的真人实景电影,并且雄心壮志有过每年制作一部的计划,盼望有一天可以打入好莱坞市场。之后他们很快发现这个方法难以实现,于是转向网络寻找未来机遇。[1]二人于2003年首次架设个人网站,然后在2004年出现第一部上传的制作,一般将单一故事的作品分拆成数个10至15分钟的小节,主要题材为成熟、具社会性和讽刺性的黑色幽默。这时,他们仍期望以网络发展去寻觅适宜拍摄传统电影的题材。[1]同年,他们上传首部长篇影片《义勇群英:大英雄传》(G.I. Joe: The Epic Saga)。后来因着若干原因,他们留在Myspace和YouTube继续上传作品,亦曾由奥兰多移居洛杉矶。[4] 二人亦曾于2009年协助网络上传者群组开办Maker Studios。[5]
最终二人于YouTube得到一定成功,其于2007年6月4日发布首部影片的频道“TheFineBros”,在2014年得到超过九百万人订阅,所有影片合共取得十亿播放次数。[6]二人亦于2009年5月14日成立附属频道“TheFineBros2”。[7]在主要频道上,他们曾经制作不少流行的剧情片、旁述作品、即兴演出等,包括使之赢得奖项的反应系列;在附属频道则记录制作花絮和错误片段。[3][8]透过Youtube与上传者的合作计划,他们可以从这些作品得到广告收入的分成。
主要节目
《反应》(React)是一个测试常人对特定事物反应的节目系列。节目雏形为《儿童的反应》(Kids React),主要邀请5至14岁的儿童作出反应,在2010年10月16日发布首部影片“儿童对病毒影片的反应 #1 (双彩虹、奥巴马出错、兔子双胞胎、士力架万圣节)”。[9][10][11][12]后来为了探讨更多趋向成熟,而面向儿童可能显得不宜的话题,制作团队加入《少年的反应》(Teens React),主要邀请14至20岁的青少年作出反应,在2011年11月17日发布首部影片“少年对《吸血新世纪》的反应”。[13]紧接,团队在同一理念下再推出《长辈的反应》(Elders React),邀请一定年纪的长辈对时下流行物品作出反应,于2012年5月24日发布首部影片“长辈对喵喵猫的反应”。同年,团队推出《YouTube名人的反应》(Youtubers React),集合同在Youtube平台,主要身处美国的影片上传者朋友作出反应,填补过往系列未有覆盖的年龄层同时,亦间接协助相互宣传,于12月6日发布首部影片“Youtube名人对病毒影片的反应 #1 (江南Style、舞蹈的进化、受冰苦的人)”。[5]除此之外,亦有特别版《小猫的反应》(Cats React To Viral Videos)和《城中名人的反应》(Celebrities React To Viral Videos)。
起初反应事物的定位是以曾为网络爆红或网络迷因作前提,后来加入更多围绕流行音乐、古今电视节目、电影、社会议题、科技发展和游戏的话题,并发问更多引导反思的疑问,以及邀请观众为日后取材提供意见。对于一些较为严肃的话题,如同性恋、校园欺凌和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等,团队会选择无删剪播放,并严格控制娱乐性。系列每周上传均在短时间内吸引过百万观看人次。目前最多人观看的是“少年对江南Style的反应”,达至超过2869万播放次数;若进一步细分,则分别为“儿童对哈林摇的反应”(2662万)、“长辈对回响贝斯(史奇雷克斯)的反应”(1868万)、以及“YouTube名人对尝试不笑着看此影片的反应”(2734万)。另外,一集关于Game Boy的节目内容曾被香港大小媒体报导,并引起当地各网上讨论区的热烈讨论。[14][15][16][17]
系列于2014年开始扩充,在7月22日开始营运独立Youtube频道“React”,制作更单纯展现娱乐性的节目,包括玩游戏(Gaming)、建议(Advice)、反应重混(React Remix)、儿童对食物(Kids Vs Food)、歌词拆解(Lyric Breakdown)、意见(Opinions)等。
团队透露亦本系列有制成全新电视节目的计划,将与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合作推出《对那个的反应》(React To That),暂定一辑13集。
《我的音乐》(MyMusic)是一部多谋体情景喜剧计划,在2012年得到YouTube1亿美元原创作品计划的资助而开拍,拥有独立频道“MyMusicShow”。主线故事以混有纪录片成分的方式,讲述一间名为MyMusic的前卫音乐工作室内,一群以音乐类型命名的员工如何面对每日的大小事。除了固定阵容,亦邀请到许多网络上传者的朋友和参与反应系列的儿童青少年客串演出。目前已拍摄两辑每集7分钟的主线故事,前后合共52集。[18][19][20]
另外亦附设由主线喜剧衍生的内容,以各个员工角色形象发展栏目。栏目主要是按照网络流行的影片类别作蓝本,包括工作室仿真新闻、社交网站问答环节、游戏实况转播、清谈播客及现场直播等。这些内容与主线故事有一定程度的互动,随时成为影响剧情的重点。[21][22]
《剧透》是一个极速剧情透露的系列,每次由法恩兄弟正面面对镜头,围绕书本和影片的话题作限时演出。[23]目前最多人观看的系列作品是第一部上传的“5分钟内的100部电影剧透(附有摧毁电影结局)”,达至超过250万播放次数。
奖项及提名
年份 | 作品 | 类别 | 奖项 | 结果 | 注释 |
---|---|---|---|---|---|
2012 | 儿童的反应 | 最佳病毒影片系列 | 第39届日间时段艾美奖 | 获奖 | [24] |
最佳综艺网络系列 | 2012年国际网络电视奖 | 获奖 | [12] | ||
2013 | 儿童的反应 | 最佳综艺系列 | 2013年国际网络电视奖 | 提名 | [25] |
我的音乐 | 最佳互动及社交媒体 | 提名 | [25] | ||
最佳追加内容 | 提名 | [25] | |||
儿童的反应 | 最佳非故事或写实节目 | 第3届Streamy Awards | 获奖 | [26] | |
(自身团队名义) | 观众投选人物奖 | 提名 | [27] | ||
我的音乐 | 观众投选最佳系列 | 提名 | [27] | ||
最佳编导 | 提名 | [27] | |||
最佳喜剧系列 | 提名 | [27] | |||
最佳编剧:喜剧 | 提名 | [27] | |||
最佳剪接 | 提名 | [27] | |||
2014 | 儿童的反应 | 最佳编导(非故事类) | 2014年国际网络电视奖 | 提名 | [28] |
最佳综艺系列 | 获奖 | [28] | |||
我的音乐 | 最佳追加内容 | 提名 | [28]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