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旗
法國的國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國國旗是一面從左至右藍、白、紅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法國人稱之為:
- le drapeau tricolore(「三色旗」)
- le drapeau bleu-blanc-rouge(藍白紅旗)
- le drapeau de la France(法國國旗)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1月9日) |

簡介

法國的國旗以三色旗(Tricolore)著稱,最早出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顔色取自當時法國國徽(紅和藍),再加上法國王室的顔色白色。其中藍色是聖馬丁長袍的顔色,白色紀念民族英雄聖女貞德,紅色則是聖但尼軍旗的顔色。最早的三色旗色彩的排列與今天不同,紅色在左,不過後來有過調整。
1794年2月15日,旗幟最終被確定爲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國旗。
波旁王朝復辟時,三色旗曾經被廢除,而用王室的鳶尾花旗(fleur-de-lis)。然而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後,三色旗再度成爲法國的國旗,使用至今。法國國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旗之一,三色旗代表的價值和意義對後來世界各國國旗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
國旗規格
1976年–2020年間法國三色旗官方正式的顏色標準是:

這種標準被1974年至1981年期間執政的法國總統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批准採用,以替換早先顏色較暗的三色旗版本。2020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未告知公眾的情況下,把國旗中的鈷藍色(深藍色的漸變色之一)改回色澤更深的海軍藍,這一變動直到2021年11月才被新聞媒體發現[2][3]。

現在,除了在海軍中使用的三色旗是方形的外,其他場合使用的三色旗的長寬比都是2:3。長期以來,旗子中的三條色彩條紋不是嚴格相等的,藍/白/紅三色的寬度比是30:33:37,和早期法國革命時的巴黎市市旗的比例一致。這樣來劃分比例是有道理的。最初的法國國旗是按藍、白、紅三色同樣寬窄的尺寸做成的。後來發現,由於中間的白色較兩旁顏色明亮,使人眼產生一種錯覺,看上去總覺得兩旁的紅色帶沒有藍色帶寬。後來,為了克服這種錯覺,才把藍色條帶縮窄,把紅色條帶加寬,直到人眼看上去非常自然、勻稱,從而成為今天的比例。可是法國革命後於1853年5月17日左右,這面旗又被拿破崙三世下令改為相等寬度,但海軍軍旗沒有改動,繼續使用 30:33:37 比例的三色旗至今。
歷代國旗

據說,三色旗的起源來自於1789年7月法國革命期間革命軍所戴的帽章。該帽章由革命軍總司令拉法葉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設計,它採用的顏色借鑑了巴黎市市徽的紅色和藍色,原本只有紅藍兩色,後來拉法葉加入代表王室的白顏色,寓意是期望人民與王室攜手合作,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新國家。1789年後,巴黎的顏色不再被使用;原因可能是拉法葉當時採用了美國獨立戰爭旗子的顏色(藍,紅和白色)。大多數的歷史學家和旗幟學家,包括法國的那些學家,同意現在這種最終的說法,雖然這來源於傳說。
最初,紅色在旗杆的一側,藍色在外側。後來為了避免與海軍的軍旗混同,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期間的1794年2月15日,旗杆一側被換成藍色,紅色被移到外側,並正式地被採用為法國的國旗,同年5月20日開始啟用。起初,它的採用並未受到廣泛歡迎,那時的海軍正繼續在君主政體的白色旗之下作戰,同時威脅要叛變。這種式樣的三色旗並不是最早出現的,舉例來說,1791年時的軍隊和1789年後的國衛隊就曾把它作為軍旗。拿破崙的義大利軍團戰旗使用旗角是紅藍雙色菱形,中心繪有金fasces lictoriae(前羅馬共和國的徽章)的白色旗。垂直的旗子在1812年被軍隊採用了,以替換早先中央繪有白色十字架的紅藍兩色旗。
1815年波旁王朝復辟後,三色旗被革命前使用過的王室的丁香花(fleur-de-lis)白色旗代替。然而1830年革命,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國王登上王位後,再一次指定三色旗為國旗,一直持續至今。
-
法蘭西王國
14世紀至16世紀 -
法蘭西王國
17世紀早期至1789年 -
法蘭西王國
17世紀早期至1769年 -
法蘭西王國
1770年-1792年 -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2年-1794年 -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4年-1804年 -
法蘭西第一帝國
1804年-1815年 -
法蘭西王國
1814年-1830年 -
法蘭西王國
1830年-1848年 -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48年-1852年 -
法蘭西第二帝國
1852年-1870年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0年-1940年 -
維希法國
1940年-1944年 -
自由法國
1940年-1944年 -
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
1944年-1946年 -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1946-1958年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58年-1976年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76年-2020年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2020年起
-
路易斯安納州(1861年1月)
-
法屬黎巴嫩託管地1920年-1943年
-
法屬波里尼西亞保護國(1843年到1880年)
-
里馬塔拉王國(1891年-1900年)
-
雷亞特王國(1880年-1888年)
-
大溪地島保護國1842年至1843年
-
里馬塔拉的法國保護國
-
魯魯圖王國(1889年-1900年)
-
大溪地始建於1880年旗幟
-
1860年到1896年的烏韋阿王國國旗
-
法屬突尼斯1881年-1956年
-
寮保護國1893年-1954年
-
法屬大馬士革邦旗
-
法屬阿勒頗邦旗
-
法屬德魯茲邦旗
-
法屬阿拉維邦旗
-
法屬敘利亞託管地(1920年-1922年)
-
敘利亞聯邦(1922年-1932年)
-
法屬赤道非洲(1958年-1959年)
-
加彭國旗(1959年-1960年)
-
多哥國旗(1957年-1958年)
-
法國殖民地法國總督旗幟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