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文學院,全名法蘭西銘文與美文學術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法蘭西學會(Institut de France)下屬的五個學術院(cinq Académies)之一。相對於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曾被稱為「小學術院」(Petite Académie)。
名稱釋義
「銘文」(inscriptions)指刻在建築、石碑、獎牌、證章上的文字,這種文字的特點是短小精悍,目的是要使它流芳百世,所以需要對內容進行反覆推敲、千錘百鍊。因此「銘文」屬於文學修辭的範疇。
「美文」(belles-lettres),《法漢詞典》譯為「純文學」。法文《拉魯斯普通名詞大詞典》中的定義是:「文學、修辭、詩歌藝術的總體。」修辭和詩歌也可以由「文學」來概括。
根據法文名稱及中文尚簡的原則,將 「銘文與美文學術院」簡稱為「文學院」是比較確當的。儘管其研究範圍超出了文學,但是譯名緊貼原文是穩妥的辦法。如果名稱跟內容相去甚遠,法國人會自行更正,既然他們沿襲原名而沒有更正,則說明此名稱跟內容差別不大。[原創研究?]
主要職能
文學院的主要作用是鼓勵和促進歷史、考古及文獻研究。更具體一點的定義是:從事對古代、中世紀、古典時期文明以及歐洲之外文明的古蹟、文獻、語言和文化研究。
1786年12月22日的規定指出該院的主要和直接目標是1)語言研究,尤其是東方語言、希臘語和拉丁語;2)有關古代及中世紀建築、獎章、銘文的研究;…… 5)對古人藝術、工藝、科學的研究。
今天,文學院的主要任務偏向於語言學、考古學、法國歷史及東方文化研究。
名稱變遷
1663年由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爾(Jean-Baptiste Colbert)成立,曾先後稱為「題銘與獎牌王家學術院」、「題銘與美文王家學術院」、「科學與藝術國立學院文學與藝術分部」、「科學與藝術國立學院古代歷史與文學分部」,1816年始用「銘文與美文學術院」名稱。
歷史軌跡
文學院的最初任務是為了給路易十四揚名,從而製作建築及獎章上的銘文和名言,為此它要研究法國王室及古老建築、古代及當時的獎章及其它歷史珍品,因此它也要關注廣義的考古及歷史。在王室國務秘書熱侯摩·菲里波(Jérôme Phélypeaux)的推動下,根據1701年7月16日敕令,文學院變成真正的國家機構。
從1717年出版第一部歷史研究論文起,至1793年被解散時止,該學院共出版了317部歷史論文,其中多數有關高盧及中世紀:古代地理、文學、歷史科學(題銘學、獎章學、印章學等)、機構歷史、道德風俗等。因其研究建立在考古等原始資料上,所以享有嚴肅認真、質量上乘的聲譽。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取消,根據1816年3月21日敕令,重新恢復「銘文與美文學術院」。
學院構成
文學院最初院士很少,至1701年增至40名成員:10名名譽院士、10名寄宿院士、10名自由合作院士、10名學生。1715年增加6名外國合作院士。現在是55名院士,40名外國合作院士,100名通訊院士,其中50名外國通訊院士。
權力機關
跟其它學術院一樣,文學院權力機關由院長、副院長和持久秘書組成,他們由院士選舉產生。
持久秘書任期六年,可連選連任,他對外代表本院,並負責行政、財政、聯絡、出版、組織會議及撰寫會議報告等。
院長任期一年,必要時協助常任秘書,他負責主持學院會議,並作學院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副院長任期一年,他協助院長工作,一年後自動接任院長職務,根據傳統,在秋季學術院隆重開館後,各種獎項的獲獎者名單由副院長宣布。
核心成員
2009年文學院權力核心成員為:
院長:安德烈· 沃誰(André Vauchez)
副院長:皮埃爾-西勒萬·菲流雜(Pierre-Sylvain Filliozat)
持久秘書:讓·勒克朗(Jean Leclant)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