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是中國天主教徒最集中的省份。全省天主教信徒近100萬人。[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9月1日) |
教區劃分
到1949年,河北省及北平、天津2市天主教徒歸屬以下教區:北平總教區、正定教區、獻縣教區、永平教區、保定教區、天津教區、宣化教區、安國教區、趙縣教區、永年教區、順德教區、大名教區、景縣教區、易縣監牧區。在今天的京津冀三地的教區是以原北京總教區(或稱河北教省)為主體。
其中北京教區設立最早,在元代曾存在過60多年(1307—1375),明末天主教再次來華後,於清初重新設立了北京教區(1690年)。1856年,北京教區分為直隸北境、直隸西境和直隸東南境3個代牧區,主教分別駐紮北京、正定府和獻縣,直隸北境和直隸西境代牧區由遣使會負責;直隸東南代牧區由耶穌會負責。1899年,從直隸北境代牧區分出一部分設立直隸東境代牧區,主教駐紮永平府(盧龍縣)。1910年,又從直隸北境代牧區中分出直隸中境代牧區,主教駐紮保定府。1912年,再從直隸北境代牧區分設直隸海濱代牧區,主教駐紮天津。
1924年12月,直隸北境、直隸西境、直隸東南境、直隸東境、直隸中境和直隸海濱6個代牧區分別以主教駐地改名為北京、正定、獻縣、永平、保定和天津代牧區。同年,新設蠡縣監牧區,由本地神職管理,1929年升格為安國代牧區。1926年,從北京代牧區分設由本地神職管理的宣化代牧區。1929年,增設趙縣監牧區和永年監牧區,分別在1932年和1933年升格為代牧區,均由本地神職管理。1929年增設易縣自治傳教區,由義大利耶穌聖五傷司鐸會管理,1935年升為監牧區。1933年,增設順德監牧區,1944年升格為代牧區。1935年,增設大名監牧區。1939年,增設景縣監牧區。
1946年4月,所有代牧區均改為正式教區。次年,大名和景縣2個監牧區也升格為教區。
今河北省轄區內,張家口市外長城以北,原屬於察哈爾省西灣子教區。承德市轄境原屬於熱河教區,並包括一部分赤峰教區。邯鄲有幾個縣屬於河南省的衛輝教區與山東省的臨清監牧區。大名教區的大部分轄區在行政上已屬於河南省。
1980年10月,河北省天主教愛國會按照行政範圍撤銷與合併了部分教區,即石家莊教區、保定教區、邯鄲教區、邢臺教區、滄州教區、衡水教區、唐山教區、張家口教區、承德教區9個教區,廊坊市天主教則委託給了滄州教區管理,但因違背教會法而均未獲得教廷認可,地下教會則仍依照此前劃分的教區管理,但各自管轄範圍與原來並不相同。
傳入歷史
今屬東儀天主教會一支的加色丁禮天主教會前身景教曾在唐代傳入境內,主要流行於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中,在房山、涿州、張家口等地都曾出土過相關文物。在元代因蒙古多個部族中盛行景教,遂景教傳入宣化、北京、房山、涿州、河間、大名等內地城鎮,天主教信仰也在這時由方濟各會傳入。1246年柏朗嘉賓首次前往東方,在蒙古諸部族中傳教,後來一些景教徒改宗天主教。1298年,方濟會士孟高維諾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座天主教堂,在直隸長蘆鎮、河間等地也建有教堂[2]。1307年,教廷設立汗八里總教區,孟高維諾任首位總主教,駐地元大都(北京),當時皈依者三萬餘人,是當是天主教會距離羅馬最遙遠的一個教區,直到元末漢人攻入北京後的1375年才撤銷。[3]
天主教於明末正式傳入河北境內,開始有漢人大規模皈依。
1598年5月19日耶穌會士利瑪竇與龐迪我神父第一次前往北京傳教,但在山東臨清被稅監馬堂逮捕並關押到天津。1601年1月24日利瑪竇第二次前往北京傳教並獲得居留權,期間他在城內宣武門修建的小堂,為許多士大夫授洗入教,他於1611年5月11日去世前在北京共皈依了三百多名教友,明萬曆帝批准將其遺體安葬在北京。[4]
利瑪竇在北京傳教期間,白紙坊一戶安氏人家皈依入教,隨後在這位安氏教友的帶領下,利瑪竇在河北安肅縣(今徐水縣)安家莊開教,成為第一個教友村莊,其後又在附近的師家莊、遂城、完縣(今順平縣)邵家莊等地開教。此外,當時的學者河間府吳橋人李天經也領洗入教。龐迪我則在保定府與淶水縣皈依了一些教友。[5]
在明末的宮廷中,順天府大興人龐天壽在1629年由湯若望神父領洗入教,1640年隨著北京陷落、南明諸朝相繼建立,龐天壽在朝中的地位不斷攀升,相應地其在教會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1645年葡萄牙耶穌會士何大化在福州登門拜見任司禮監的龐天壽後,稱其為教會的柱石。龐天壽不僅利用其與傳教士的關係,再次赴澳門搬援兵,而且在他的勸導之下,永曆朝的太后、皇后、皇子先後領洗入教,成為中國歷史上天主教色彩最為濃厚的王朝。龐天壽又曾致函羅馬教皇、耶穌會總長和葡萄牙國王,希望藉助歐洲的力量解朱明王朝於困境之中。[6]
18世紀初,因耶穌會採用自由化的傳教方式,造成其他保守傳教修會的反對,引發「禮儀之爭」,1704年教宗克雷芒十一世禁止中國教友祭祖等異教禮儀。1721年,康熙帝下令禁止任何國外傳教活動,境內教堂多數荒廢或移作他用,未離境的傳教士轉入地下秘密活動。1726年,巴多明在西灣子建立大教堂,直屬北京教區。1743年,河間與獻縣兩地教友數已達3000人,遍及城區及42個村莊,分屬15個堂區,威縣一帶有約2000教友。1773年,宣化、懷來、蔚縣一帶教友數已達553人。[7]在正定府寧晉縣則有一群葡萄牙傳教士管理的「南堂教友」是在雍正發布禁教敕令後,由從北京舉家出逃的教民所組成。[8]
1773年耶穌會被教廷解散,1784年,因秘密活動的各地教會持續增長,乾隆帝下令大規模逮捕外國傳教士。其中包括直隸省的涿州神父漢色勒木、阿頭達多、劉比約,順天府的神父劉多默,藁城縣梅神父(葡籍)、郝保祿、朱行義等。1785年,教廷令遣使會接管已被解散的法國耶穌會在華傳教工作。因位於長城以北的西灣子地區清廷管控力度較小,新來的遣使會傳教士在此建立傳教中心。1829年,法國遣使會士薛瑪竇任西灣子首任本堂,並建立了一所小修院培養當地司鐸。而在長城以南的內地,北京教區代理主教(兼任南京教區副主教)葡萄牙人趙若望選擇遠離京城的保定府安家莊建立了臨時主教公署,在此秘密傳教達22年。1838年,教廷將原葡萄牙在華保教權轉交給了法國,同年教廷傳信部將滿洲里、遼西、蒙古三地從北京教區劃出,建立蒙古宗座代牧區,由法國遣使會負責,總堂設在西灣子,法籍神父孟振生為首任代牧。1839年鴉片戰爭前,直隸天主教徒總計已達7.5萬人,由北京教區管轄。
鴉片戰爭結束後,依據中法《黃埔條約》,清廷開始允許外國傳教士在華自由傳教。
由於法國駐華大使拉厄尼的要求,1846年道光帝發布上諭,正式取消禁教令,並歸還占用的教產,從此歷時達120年的百年禁教期結束。同年,教廷令蒙古代牧孟振生兼任北京教區主教。
1856年5月30日,教廷撤銷北京教區,改為代牧區,原北京教區一分為三:直隸北境代牧區(遣使會傳教區)、直隸西南代牧區(遣使會傳教區)和直隸東南代牧區(耶穌會傳教區)。1860年,直隸北境代牧區的宗座代牧孟振生進駐北京,轄順天府、保定府、天津府、永平府、宣化等地;直隸西南代牧區的首任宗座代牧法籍遣使會士孟若瑟駐紮正定城內,轄正定府、順德府、趙州等地;直隸東南代牧區的首任宗座代牧法籍耶穌會士郎懷仁就任,1861年將主教府遷往獻縣張莊,轄河間府、廣平府、大名府、深州、冀州、景州等地。
1899年12月23日,直隸北境代牧區東部的永平府分出,設立直隸東境代牧區,由荷蘭遣使會管理,首任代牧為武致中,主教府設在永平城內(今盧龍縣),轄盧龍、臨榆(今秦皇島)、撫寧、昌黎、樂亭、灤縣、遷安、遵化、豐潤、玉田。
1900年華北爆發義和團運動,直隸多地教會遭受嚴重破壞。直隸東南代牧區在此前共有50575名教民,拳亂中共有5153名教民、7位司鐸、235名修女遇難,674座大小教堂幾乎全部被毀,僅剩58座倖存。[9]在任丘,共有680名教民被殺。[10]直隸北境代牧區在戰後統計共有超過六千名教民與神職人員遇害,其中北京宣化兩地共3717人遇害(神職人員與修士修女8人,平信徒3709人),宣化府延慶、龍門、赤城三地難前教友1700多人,難後僅存267人,全家盡亡者七八十戶[11]。1909年5月2日教宗庇護十世將庚子之亂中的21位殉道者列為真福品。[8]
1910年2月14日,從直隸北境代牧區中分出直隸中境代牧區,由法國遣使會管理,首任代牧為富成功,主教府設在保定城內,轄保定府、定州、易州(今易縣)、祁州(今安國)等地。
1912年4月27日,從直隸北境代牧區分設直隸海濱代牧區,由法國遣使會管理,首任代牧為杜保祿,主教府設在天津城內,轄天津、靜海、青縣、滄縣、慶雲、海興。
1921年4月15日,從保定代牧區劃分出蠡縣監牧區(1929年7月13日升格為代牧區),由國籍神職管理,首任代牧為國籍遣使會士孫德楨,1927年主教府遷往安國城內,改稱安國監牧區,轄安國、博野、蠡縣、高陽、深澤、束鹿(今辛集)。
1924年5月,羅馬教廷派教廷代表剛恆毅來華,在上海召開第一次中華全國主教公會議,規定教區名稱以其主教府所在地命名,並將全國五大傳教區分為十七大區,直隸被分為第三區。1924年12月3日,直隸北境代牧區以主教座堂所在地改名為北京代牧區,直隸東境代牧區更名為永平代牧區,直隸中境代牧區更名為保定代牧區,直隸海濱代牧區更名為天津代牧區。
1926年5月10日,從北京代牧區分出宣化代牧區,由國籍神職管理,主教府設在宣化城內,首任代牧為趙懷義,轄口北十縣(宣化、萬全、懷安、陽原、蔚縣、涿鹿、懷來、延慶、赤城、龍關)。此後的北京代牧區轄北京城區、大興、涿縣、良鄉、房山、固安、永清、安次、霸縣、文安、大城、新鎮、通縣、香河、三河、武清、薊縣、寶坻、寧河、平谷、順義、密雲、昌平22縣。
1929年3月18日,從正定代牧區分出趙縣監牧區(1932年1月11日升格為代牧區),由國籍神職管理,首任監牧張弼德,主教府設在寧晉邊村,轄趙縣、寧晉、高邑、柏鄉、隆堯、臨城。
1929年5月24日,從獻縣代牧區分出永年監牧區(1933年3月6日升格為代牧區),由國籍神職管理,首任監牧為崔守恂,主教府設在威縣趙莊,轄永年、邯鄲、雞澤、曲周、肥鄉、廣平、成安、磁縣、威縣、清河。
1929年5月25日,從保定代牧區和北京代牧區各分出一部分,成立易縣自治區(或稱易縣宗座獨立傳教區,1935年12月9日升為監牧區),由義大利耶穌聖五傷司鐸會管理,首任教長為意籍司鐸馬蒂懦,主教府設在易縣城內,轄易縣、淶水、淶源、三坡地區。此後的保定代牧區轄清苑、徐水、滿城、完縣(今順平)、唐縣、望都、安新、雄縣、容城、新城(今高碑店)、定興11個縣。
1933年3月2日,從正定代牧區分出順德監牧區(1944年1月13日升格為代牧區),由波蘭遣使會管理,首任監牧為葛樂才,主教府設在順德城內(今邢臺),轄順德、內邱、堯山、任縣、巨鹿、廣宗、平鄉、南和、沙河。此後的正定代牧區轄正定、石門(今石家莊市區)、藁城、新樂、無極、晉州、欒城、獲鹿、元氏、贊皇、井陘、平山、靈壽、行唐、阜平、曲陽、定州16個縣。
1935年3月11日,從獻縣代牧區分出大名監牧區(1947年7月10日升格為教區),由匈牙利耶穌會管理,首任監牧查宗夏,主教府設在大名城內,轄大名、魏縣、以及今屬河南省的南樂、清豐、濮陽、另有長垣的和黃河兩岸的東明縣一部分。
1939年4月24日,從獻縣教區劃分出景縣監牧區(1947年1月9日升格為教區),由奧地利耶穌會管理,首任監牧凌安瀾,主教府設在景縣城內,轄景縣、阜城、武邑、衡水、冀縣、棗強、故城、新河、南宮、吳橋、東光以及寧津(今屬山東省)。此後的獻縣代牧區轄獻縣、河間、任丘、肅寧、安平、饒陽、深州、武強、交河(今泊頭西部)9縣。
1946年4月11日,教宗庇護十二世在中國廢除傳教區體制,正式建立聖統制,河北境內的天津、永平、宣化、保定、安國、趙縣、順德、永年幾個代牧區即刻升格為教區,天津、永平、宣化、保定、易縣、安國、正定、趙縣、順德、獻縣、景縣、永年、大名幾個教區與監牧區歸屬於北京總教區管轄,當時屬察哈爾省的西灣子教區則歸屬於內蒙古的綏遠總教區,屬熱河省的熱河教區歸屬於東北的奉天總教區。同年,北京總教區62歲的法籍主教滿德貽退休,讓位於中國籍樞機主教田耕莘(聖言會會士)。
1947年1月15日邢臺政府將波蘭籍的順德教區葛樂才主教與波籍神父郎本仁等驅逐出境,其他神父於同年或第二年離境。1953年11月19日,永平教區荷蘭籍署理何毓華神父被中共唐山市政府驅逐。廖亞爾、冀茲陵等人被中共北京政府驅逐出境。1949年後,在河北省境內的外籍傳教士共148人,到1956年止僅剩一位。[12]
1948年梵蒂岡駐華公使黎培里派遣愛爾蘭神父莫克勤在天津建立了聖母軍,中共奪取政權以後,聖母軍成員積極介入到反共行動中,曾在保定發展到兩個區會、80餘個支會,在唐山也建立了組織分部,有173位成員,1951年至1953年天津、保定和唐山聖母軍陸續被中共政府取締。[13]
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大陸政權以後,驅逐了外國傳教士,許多國籍的教會神職人員也因為擔心遭受迫害而離開了大陸,其中包括了逃往美國芝加哥的北京總主教田耕莘樞機。部分留下來的神父主教中,有一部分響應了中共的獨立自辦教會政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並在1957年8月2日成立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次年開展了大張旗鼓的自選自聖主教運動,其中發起者包括原獻縣教區合法的主教趙振聲(1957年12月當選為河北省天主教愛國會主席),至文革前被祝聖的非法主教中,來自京津冀地區的包括了王守謙(永年1958)、常守彝(宣化1958)、潘少卿(西灣子1958)、藍柏露(永平1958)、李德培(天津1958)、王其威(保定1958)、姚光裕(北京1959)、劉安祉(正定1962)。
而另一部分服從教會命令未離境流亡的教會神職則堅持信仰原則,拒絕加入被時任教宗庇護十二世明確抵制的愛國會任職,由此這些神職人員開始遭受政府迫害,這其中就包括河北保定教區1951年就任的范學淹主教、易縣監牧區代理劉冠東、宣化教區王木鐸主教等。在鄉下,通常在教友家中挖掘地下室作為彌撒場所,據官方報道曾在獻縣、永年教區查出地洞、暗室200餘處,大者容納百人,有的一洞三室,據官方媒體稱其亦被用來從事諜報工作所用,以協助「帝國主義者」推翻共產黨政府,1954年3月取締了該地秘密宗教活動。[14]
1980年范學淹主教獲釋,當時他是全省惟一享有些許人身自由的合法主教。為了對抗中共政府主導的裂教運動,范學淹主教開始與之相應地自己祝聖忠於教宗的合法主教,首先是祝聖了正定教區賈治國主教與易縣教區周善夫主教,以及天水教區的王泰主教。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得知范學淹的行動以後給予了大陸主教先祝聖后通報的特權。1982年4月13日范學淹主教因私自祝聖主教被判刑十年。此後河北地下教會陸續祝聖的省內主教有李思德(天津1982)、師恩祥(易縣1982)、宋維禮(易縣1982)、劉書和(熱河宗座監牧/易縣助理主教1982)、劉冠東(易縣1982)、李振榮(獻縣1983)、陳柏廬(永年1986)、蘇志民(保定1988)、裴尚德(北京1989)、趙振東(宣化1989)、韓鼎祥(永年1989)、張慶天(易縣1992)、陳倉保(易縣1997)、趙克勛(宣化2003)等。自此河北天主教形成了由羅馬教宗承認的地下教會與中共政府承認的公開教會相對立的局面。1988年1月3日,范學淹主教向一位來訪者回答關於天主教愛國會的問題答問被整理成著名的《十三條》。
1989年11月21日,在陝西三原教區張二冊村,地下教會張剛毅神父與易縣教區主教劉冠東、易縣教區助理主教劉書和發起成立了中國大陸主教團,與屬公開教會的中國天主教愛國在1980年成立的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相抗衡。會上推選保定教區主教範學淹(當時因被軟禁而未到會)為主教團團長,劉冠東為執行主席,劉書和為秘書長。與會的易縣教區劉冠東主教與師恩祥主教、獻縣教區主教李振榮、天津教區李思德主教等在事後均被捕入獄。
九十年代以後,中共政府加大了對地下教會的打擊力度,眾多主教神父長期遭受嚴密監禁,無法有效行使牧職。地下教會領袖范學淹主教於1992年於承德獄中殉道。1997年起保定教區蘇志民主教被囚禁至今仍未獲釋。1995年楊廣彥祝聖為盩厔教區主教後,中國教會開始出現教廷與中國政府雙方都接受的主教人選。在愛國會的領導人物宗懷德主教於1997年去世後,教廷更加放寬了對中國天主教公開教會的態度,希望地下教會與公開教會合一。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07年5月27日,發表針對中國天主教的牧函,取消了地下教會的祝聖特權。一些地下教會主教開始轉為公開,加入愛國會職務,比如保定教區輔理主教安樹新便在2006年刑滿獲釋後接替了原保定教區公開教會主教蘇長山的職位。而教廷在第二年則將其升任為助理主教,可以繼承仍在獄中的正權主教蘇志民的職位,以滿足教廷的合一計劃。但2010年蘇志民主教仍然在世的情況下,安樹新自任為了正權主教,反而造成其他地下教會神父更加不滿,而計劃今後再推舉一位主教以追隨獄中的蘇志民主教。
2016年後,梵蒂岡教廷加快了與大陸政府進行談判的步伐,就主教任命問題尋求達成一致,一旦協議達成後,地下教會的地位在教廷內也將變得非法,因而造成眾多教友不滿。
教會規模
1949年統計,新中國成立前,河北省先後有主教52人,其中國籍21人、外籍31人;司鐸737人,其中國籍455人、外籍282人;計有總鐸區46個,本堂區182個,大小天主教堂5249餘座,其中大教堂311座,教友80萬人。1990年政府官方統計,堂區遍及全省11個地級市148個縣市的7000多個村鎮,其中教友數3000人以上的重點縣市63個;百人以上的聚居村鎮467個;天主教徒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友村有691個,分布在121個縣市;教友總計約100萬人,有8位主教、182位司鐸、修女修士與修生843人(以上包括察哈爾省的西灣子教區與熱河省的熱河教區等地,但不包括地下教會數據)[15]。教友聚居地集中分布於保定南部、滄州西部、張家口西部、石家莊、邢臺與邯鄲東部,以及唐山西南部、廊坊西部一帶較多分布,在省外但同屬一個總教區的天津北部、北京東南部分布也比較集中。
在河北省有許多天主教徒聚居的村落。其中距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清苑縣東閭村可能是中國天主教信徒最集中的一個村落:全村近9,000人口,近7,000村民信仰天主教。村裡有一座占地5,000多平米(大堂內面積1548平方米)的大教堂,名為東閭中華聖母堂,能容納數千人同時望彌撒。不僅是保定教區,也是整個華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1]這座高大的哥德式教堂,鐘樓雙塔高43米,聳立在華北平原的鄉村,周圍是生長小麥和玉米的廣闊田野。[16]。這裡也是中國經過教宗批准的2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每年五月為朝聖季,全國教友前往朝聖的人絡繹不絕,5月24日的進教之佑聖母節則為朝聖的最高潮。
該朝聖地源於1900年的庚子之亂,當地教友成功抵禦了義和團與清軍的數十次圍攻,並相傳當時聖母顯靈幫助教友擊退敵軍,也因此在戰爭結束後,當地教友重建了一座羅馬式大教堂以奉獻給聖母瑪利亞,此後各地教友紛紛慕名而來,熱心敬禮聖母。
1924年,教宗庇護十一世委託宗座首位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在上海召開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由全體與會主教獻上「奉獻中國於聖母誦」,將中國奉獻於中華聖母(Our Lady of China),並且選定東閭村大教堂內供奉的聖母像作為標準中華聖母像。參加全國主教會議的保定教區主教滿德貽返回教區後,商議把東閭聖堂闢為中華聖母朝聖地,通知全國各地,來東閭朝聖。1928年,保定教區代牧主教周濟世得到剛恆毅總主教批准,派遣東閭本堂法籍戴牧靈神父(CM.Tlemonent)去法國露德朝聖,並學習經驗,準備將東閭聖母發展成全國性朝聖地。1929年5月,朝聖活動正式揭幕。自此每年陽曆5月,保定教區各村鎮的天主教徒按預定計劃每日輪流來東閭朝聖。後來,北京、天津、獻縣、安國等教區的主教、神父也紛紛帶領教友前來東閭敬拜聖母。1937年,教宗庇護十一世在審閱了宗座駐華代表蔡寧主教呈遞的《東閭朝聖匯報書》及《申請書》之後,批准東閭為中國的國家朝聖地。5月,蔡寧總主教、周濟世主教和易縣監牧區馬迪懦主教帶領數千教友前往東閭朝聖,並在東閭大教堂里公布了教宗的諭令。
從1929年到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以前,每年都有眾多天主教徒到東閭朝拜中華聖母。前後來東閭朝聖行列中的教會上層人士有:首任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和第二任駐華代表蔡寧主教,有北京教區滿德貽主教、安國教區孫德楨主教、獻縣教區等教區主教共二十餘位,以及于斌(後榮升樞機),雷鳴遠等各地神父百餘位。天津教區的文貴賓主教是每年5月必到東閭朝聖;保定教區的周濟世主教更是每年不只一次前往東閭祈求聖母,並著書宣揚。至於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的數目,據東閭本堂戴牧靈神父於1931年報道,僅在這一年就有兩萬五千教友來東閭朝聖。據稱在朝聖期間,中華聖母常顯奇蹟,有垂死病童康復,盲者復明,癱子行走等若干個案。因此增長了教徒們對天主教的信仰熱情,每年來東間朝聖的人逐漸增加。對於華北地區天主教的發展也起著推動的作用。
1941年,東閭教堂被日軍燒毀。朝聖活動隨之停止。1989年3月12日,在東閭教堂被毀48年之後,熱心的東閭教徒在請示保定教區范學淹主教後,自籌資金百萬餘元,義務勞動,在村北開始重建一座規模更大的新教堂,於1992年5月1日竣工,重新奉獻給聖母。建堂期間,在1990年10月3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向東閭建堂教徒和建堂工程頒賜祝福。但該堂建成後便由當地政府控制,交由了愛國會神父管理,因而當時地下教會(忠貞教會)的朝聖者並不前往該堂,而參與地下教會主教神父在村內另一處規模較小的教堂與在村外空地舉行露天彌撒。
1986年,保定教區忠貞教會開始恢復大規模的朝聖活動。由於人為的限制,阻撓,開始的一、二年,也只有十來位神父參祭,教友不過一、二千人。自1988年起,朝聖活動有了大規模的發展。1988年5月24日,共祭神父19位,主教一位,參禮教友3000餘人。彌撒中,由范學淹主教委任代管保定教區的陳建章主教講道。1989年5月24日,由於考慮到在民宅院內舉行彌撒人滿為患,冒險在院外較寬大的地方,搭制一臨時的彌撒間。來自易縣、正定、安國、獻縣、宣化等教區的34位神父,由劉冠東主教主禮,做了大禮共祭彌撒。前來朝聖的教友空前增多,僅外地教友就有六、七千人之眾。1990年5月24日,共祭神父35位,陳建章、施純潔二位主教,因病未參祭。參加彌撒的教友,估計萬餘人。1991年5月24日,賴聖母的助佑,忠貞教會剛剛度過了難關,雖然23、24日連續降雨,但仍有37位神父趕來朝拜聖母。直到24日上午10時,仍有許多教友冒雨前來。1992年5月24日,來朝聖的神父61位,有7位神父因年高體弱未能參祭,但其中沒有一位主教,因為他們已被政府拘留。當年前來朝聖的外地教友空前增多。1993年5月24日,幾乎長江以北的半個中國,每個教區都有教友來朝聖,共祭神父103位,主教3位,教友約3萬人。此後每年聖母月里每天都有外來朝聖者,而尤以5月1日,5月7日中華聖母瞻禮,24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以及5月31日聖母月結束之日。[17]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