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艾斯勒(德語:Hanns Eisler,1898年7月6日—1962年9月6日),猶太人奧地利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國歌《從廢墟中崛起》的作曲者,在歐洲樂壇享有盛譽。艾斯勒曾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作曲,師從勛伯格。1924年獲維也納市創作獎,1925至1933年在柏林音樂高等學校任教。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後,他於1933年流亡國外,此間他曾為英國寫電影音樂,在紐約新社會研究學校及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1942年在好萊塢從事電影音樂寫作,曾擔任卓別林的音樂助理。1962年9月6日病逝於東柏林

快速預覽 漢斯·艾斯勒 Hanns Eisler, 出生 ...
漢斯·艾斯勒
Hanns Eisler
出生(1898-07-06)1898年7月6日
 德意志帝國萊比錫
逝世1962年9月6日(1962歲—09—06)(64歲)
 東德東柏林
國籍 奧地利
知名作品從廢墟中崛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
所屬時期/樂派20世紀第二維也納樂派
師從
關閉

生平

家庭背景

漢斯·艾斯勒1898年7月6日出生於德國萊比錫的一個猶太人家庭,是家中的第三個孩子,父親是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艾斯勒;母親是瑪麗·費舍爾,一名屠戶之女[1]。其父是無神論者,其母是路德宗信徒[2][3],哥哥格哈特·艾斯勒是共產國際新聞記者[4][5],姐姐路特·費舍英語Ruth Fischer在1920年代曾是德國共產黨的領導者,但後期政治傾向發生轉變。1901年,全家搬到了維也納。

艾斯勒14歲時加入了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體[6]

早年生涯

作為奧地利德意志人,艾斯勒1916年被招入奧匈帝國軍隊的匈牙利軍團[7],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多次受傷,1918年退伍後回到維也納。1919年1月,艾斯勒曾支持德國柏林工人武裝起義,但起義最終失敗。

1919年至1923年,艾斯勒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師從勛伯格。1920年,他和夏洛特·迪曼特英語Charlotte Eisler結婚,婚後育有一子格奧爾格·艾斯勒英語Georg Eisler,其子日後成為了著名的畫家。1924年1924 年,艾斯勒的第一部十二音技法作品《Opus 5 Palmström》出版;同年10月,艾斯勒的作品首次在維也納上演,1925年艾斯勒獲維也納市議會頒發的藝術獎。

這一時期,他創作了《第一鋼琴奏鳴曲》(1923)、 《剪報》(1926)、《紅色擴音器》(1927)、《團結之歌》(Solidaritätslied)和《紅色威丁》(1929)等作品。

1925年,艾斯勒獨自搬到柏林(其妻留在了維也納,艾斯勒在兩地之間往返),在柏林克林德沃特-沙爾文卡音樂學院英語Klindworth-Scharwenka Conservatory任教,並寫作具有十二音體系風格的作品。期間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1926年申請加入德國共產黨,並未獲得批准,其後也一直未能正式成為共產黨員。1927年開始參加各種工人合唱隊的活動。1928年,他在馬克思主義工人學校英語Marxist Workers School(MASCH)擔任教學工作。1929年與戲劇家布萊希特(布萊希特幾乎在同一時期轉向了馬克思主義)合作,寫出大量革命歌曲及工人歌曲,並為戲劇、電影寫作音樂,成為知名的左翼音樂家;兩位藝術家之間的合作持續了布萊希特的餘生[8]。1929年艾斯勒結識了年輕的共產主義者,他後來的女友,黑蒂·古特曼(Hedi Gutmann);1934年,由於長期分居以及與古特曼的關係,艾斯勒夫婦離婚。

這一時期,他創作的音樂劇作品有《措施英語The Decision (play)》(1930),他為之配樂的電影包括《無人之地英語Hell on Earth (film)》(1931)、《英雄之歌》(Песнь о героях,1932)、《世界在誰手中?》(Kuhle Wampe,1932)和《在街頭》(Dans les rues,1933,維克托·特里瓦斯德語Victor Trivas拍攝)。

流亡海外

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權,並大肆迫害猶太人。艾斯勒被迫流亡國外,經過奧地利、法國、荷蘭,1934年暫居丹麥,與布萊希特繼續合作。後去英國寫電影音樂,去美國作巡迴演出。艾斯勒的女友黑蒂·古特曼在莫斯科的廣播站找到了一份工作,在1938年大清洗中入獄,被判處18年的刑罰,直到1957年才回到柏林。1937年支持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戰鬥時,艾斯勒曾為國際縱隊寫過一些戰鬥歌曲。1938年去美國後,在紐約新社會研究學校及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1942年在好萊塢從事電影音樂寫作,曾擔任卓別林的音樂助理。艾斯勒為各種紀錄片作曲,並為8部好萊塢電影配樂,其中配樂作品《儈子手之死》和《寂寞芳心》分別在1944年、1945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情類原創配樂獎提名。1947年寫成《電影音樂作曲》一書。

這一時期,他創作的音樂作品有《統一戰線之歌》(1934),電影配樂作品包括《四萬萬人民》(1939)、《被遺忘的村莊》(1941)、《儈子手之死》(1943)、《寂寞芳心》(1944)、《嫉妒》(1945)、《花都緋聞》(1946)和《夜與霧》(1946)。艾斯勒所創作的電影配樂作品不拘泥於勛伯格所授的十二音技法,結合各種音樂風格大膽創新,形成獨特的音樂語言,奠定了自己的聲譽。

驅逐出境

艾斯勒在美國積極參加進步活動,1947年被美國「非美活動委員會」(HUAC)傳訊,因拒絕回答問題,被判處監禁。卓別林、科普蘭等組成營救委員會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1948年艾斯勒被改判為驅逐出境。

Thumb
漢斯·艾斯勒與他親密的朋友、合作者,貝托爾特·布萊希特,1950年3月21日,東柏林。

定居東德

1948年,艾斯勒回到祖國奧地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他定居東柏林布萊希特繼續合作,仍從事作曲及音樂理論工作,成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49年,他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從廢墟中崛起》作曲。

這一時期,艾斯勒曾有創作歌劇《約翰·浮士德》(Johann Faustus)的雄心壯志。該劇以德國農民戰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一出一位農民出身的優柔寡斷的學者,為追求知識,與偽裝成貴族地主的魔鬼,梅菲斯特簽訂了契約,背叛了農民戰爭和德國農民階層,令起義失敗而最終懊悔莫及的悲劇[9]。1952年,他完成了該劇的劇本和歌詞的創作,但作品發表後受到了文藝界的批判。艾斯勒最終未能完成歌劇《約翰·浮士德》的作曲工作,並因此罹患抑鬱症

由於漢斯·艾斯勒在音樂創作上成就非凡,他於1950、1958年兩度被授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Nationalpreis der DDR)。

1962年9月6日,漢斯·艾斯勒因心臟病發作病逝於柏林,安葬在柏林著名的Dorotheenstadt公墓。1964年,為了紀念艾斯勒,漢斯·艾斯勒曾參與創建並執教的「德意志音樂學院」改名為「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該校還建立了他的文獻館。

作品

艾斯勒一生寫有大量著作,是20世紀最為高產的音樂家之一。

音樂作品

漢斯·艾斯勒創作的音樂作品有:歌曲600餘首,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從廢墟中崛起》、《統一戰線之歌》、《藍旗歌》、《共產國際之歌》、《工人母親搖籃歌》等。管弦樂合唱曲多首,著名的有:《反對戰爭》、《列寧安魂曲》、《兒童頌英語Kinderhymne》。歌劇兩部《歌利亞》、《約翰·浮士德》(未全部完成),小歌劇《圓顱黨與尖顱黨》。器樂曲有管弦樂組曲8首、交響曲2部和各種小型器樂曲等。此外還有電影音樂40餘部,如電影《無人之地英語Hell on Earth (film)》的片尾曲《秘密集結》,戲劇音樂30餘部(主要與布萊希特合作,如《母親》《伽利略》等)。

理論著作

漢斯·艾斯勒創作的理論著作有:《資產階級音樂文化危機》《社會主義音樂發展的道路》《音樂與政治》及大量論文。1968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出版了艾斯勒作品3卷集,其中聲樂曲、器樂曲及文字論著各1卷。

評價

漢斯·艾斯勒的音樂創作,早期使用十二音技法,但隨著思想的變化,音樂語言也有所轉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簡潔、清新,易被群眾接受。他充分利用了各種技巧,包括調式和聲、爵士音樂以及現代派手法。常有非功能體系的和聲進行並大量使用不協和音。他的電影、戲劇音樂富有效果,頗為人所稱道。漢斯·艾斯勒一生為民主及社會主義奮鬥,重視工人及群眾音樂活動。他對馬克思主義與音樂理論作了深入的研究,在積極探索音樂如何為社會主義、為群眾服務的理論及實踐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榮譽

奧斯卡金像獎

1945 第17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情類原創配樂 寂寞芳心 (提名)

1944 第16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情類原創配樂 劊子手之死 (提名)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

1958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 (獲獎)

1950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 (獲獎)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