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1403年—1424年)為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的年號,共二十二年。永樂年間,明朝國勢強盛,經濟持續發展,史稱永樂盛世。
明成祖原為燕王,建文四年(1402年)在靖難之役中奪取了皇位,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最初原擬定翌年年號為「永清」,後來改年號為「永樂」。[1][2]
重要趨勢
大事記
- 永樂元年(1403年)
- 永樂二年(1404年)
- 永樂三年(1405年)
- 六月:遣中官鄭和出使西洋諸國。
- 永樂四年(1406年)
- 永樂五年(1407年)
- 永樂七年(1409年)
- 永樂八年(1410年)
- 永樂九年(1411年)
- 永樂十年(1412年)
- 永樂十一年(1413年)
- 正月:仁孝皇后梓宮發京師,漢王護行。天壽山陵成,名曰長陵。
- 二月:帝北巡,發自南京,皇太孫從。仁孝皇后葬長陵。
- 四月:帝至北京。
- 永樂十二年(1414年)
- 永樂十三年(1415年)
- 五月:漢王朱高煦屢行不法事,囚之,將廢為庶人。太子力救,乃削兩護衛,徙封樂安。懷有異謀。
- 永樂十四年(1416年)
- 八月:作北京西宮。
- 九月:帝還南京。
- 十一月:複議建北京宮殿。
- 十二月:遣鄭和復使西洋。
- 永樂十五年(1417年)
- 永樂十六年(1418年)
- 三月:太子少師姚廣孝卒。
- 永樂十八年(1420年)
- 永樂十九年(1421年)
- 永樂二十年(1422年)
-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
- 五月:常山護衛指揮孟遇等欲毒殺永樂帝,然後廢太子,立趙王朱高燧。事發,孟賢等伏誅,由於太子解救,高燧得免死。
- 七月:阿魯台又來犯,帝復親征。
-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
- 正月:復命鄭和使西洋。
- 四月:帝自北京出發,率先命集中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及另三衛兵會合於宣府之大軍北征。命皇太子監國,大學士楊榮、金幼孜扈從,楊士奇輔助太子。
- 七月十七日:駐於榆木川。太宗病危,召英國公張輔受遺命:「傳位皇太子」。次日,卒,年六十五。
- 八月十五日:皇太子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洪熙元年。進楊榮太常寺卿、金幼孜戶部侍郎仍兼大學士,楊士奇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黃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俱掌內制。
- 九月:上永樂帝諡號為「太宗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后曰「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
- 十月:立太子妃張氏為皇后,並冊貴妃郭氏、賢妃李氏、惠妃趙氏、淑妃王氏、昭容王氏。冊皇太孫朱瞻基為皇太子、妃胡氏。封王及王世子一批。
- 十二月:葬太宗文皇帝於長陵。
重要人物
公元紀年對照表
永樂 | 元年 | 2年 | 3年 | 4年 | 5年 | 6年 | 7年 | 8年 | 9年 | 10年 |
---|---|---|---|---|---|---|---|---|---|---|
公元 | 1403年 | 1404年 | 1405年 | 1406年 | 1407年 | 1408年 | 1409年 | 1410年 | 1411年 | 1412年 |
干支 | 癸未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永樂 | 11年 | 12年 | 13年 | 14年 | 15年 | 16年 | 17年 | 18年 | 19年 | 20年 |
公元 | 1413年 | 1414年 | 1415年 | 1416年 | 1417年 | 1418年 | 1419年 | 1420年 | 1421年 | 1422年 |
干支 | 癸巳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永樂 | 21年 | 22年 | ||||||||
公元 | 1423年 | 1424年 | ||||||||
干支 | 癸卯 | 甲辰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參考文獻
深入閱讀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