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史學(英語:comparative history)或稱比較歷史學,是不同社會在給定的時間或擁有類似的文化環境的情況下進行的比較。

歷史沿革

在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中,出現了對社會之歷史的比較的研究;新一代學者將此當作一個重要的專門話題,尤以孟德斯鳩伏爾泰亞當·斯密等人為代表。19世紀的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也往往進入到比較史學中,例如托克維爾卡爾·馬克思馬克斯·韋伯[1]

20世紀上半葉,比較歷史受到廣大公眾讀者的關注,該方面的學者影響廣泛,包括德國的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2]、俄-美的彼蒂里姆·索羅金[3]和英國的阿諾爾德·J·湯因比[4]。然而自20世紀50年代以後,對比歷史逐漸從公眾視野中消失,現在是專業學者獨立工作的領域[5]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比較歷史學之研究方法的代表者還包括美國史學家赫伯特·E·博爾頓英語Herbert Eugene Bolton卡羅爾·奎格利、英國史學家傑弗里·巴拉克拉夫英語Geoffrey Barraclough以及多位社會學家,如巴靈頓·摩爾什穆埃爾·諾厄·艾森施塔特[6]西摩·馬丁·利普塞特查爾斯·蒂利[7]麥可·曼[8]等。

歷史學家通常接受對特定制度的比較,如銀行業、女權、不同社群間的種族歧視。然而在五十年代對湯因比的敵視興起之後,歷史學家不再重視多個世紀以來主導世界史學界的比較研究[9]

典型課題

大西洋歷史

大西洋歷史,也即近代歐洲人跨大西洋、發現新大陸的歷史。這個課題的前提是,在16世紀歐洲與新的世界的越來越多的持續接觸之後,圍繞著大西洋的南北美洲,歐洲和非洲諸大陸,構成了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研究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區域系統或共同領域。

這個課題的主題是歐洲(特別是英國和法國)和新世界的殖民地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通過用比較的方式看待大西洋兩岸,廣泛涵蓋人口、社會、經濟、政治、法律、軍事、思想和宗教等話題。這包括英國和德國均經歷的宗教復興與美洲殖民地的第一次大覺醒的比較;以及一直都是重要話題的移民和種族/奴隸制[10]

雖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課題,它激發了大量的比較歷史之研究,特別是關於在18世紀的北美、南美、歐洲和非洲的思想[11]、殖民主義[12]、奴隸制度、經濟史、政治革命的研究[13]

現代化之模型

從19世紀晚期的德國和法國社會學家開始,現代化模型已經被深入研究,展示了從傳統社會演變到現代社會,甚至後現代社會的過程。這項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尤其的蓬勃發展;當時普林斯頓大學設立了研討會,專門比較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現代化進程[14][15][16][17]

現代化理論和歷史都被明確作為急於迅速發展的國家(如中國)的指導。事實上,現代化已被認為是對中國(在世界史理論方面)最有用的理論框架,因為作為起步較晚的開發中國家之一,「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肯定要借鑑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18]

比較政治學

比較歷史學之領域經常與被稱為「比較政治學」的政治學分支重疊[19][20]。這包括跨國史[21],有時也包括國際史[22]

軍事史

軍事史學家常常會比較各個國家的軍事上的組織、戰術和戰略思想、領導者,以及國家對軍事的支持[23][24]

歷史學家們強調,有必要將研究拓展到戰役和將軍之外,做更多的比較分析[25]

奴隸制度

二戰後,以比較的角度對奴隸制度(從古代到19世紀)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的歷史學家[26]

經濟史

近年來許多經濟史研究是由經濟學家通過模型建立而完成的,對數據的比較分析並沒有很多興趣。然而,更傳統的研究方法是與計量經濟學相結合,例如對歐洲商人行會的比較[27]

定量分析方法

自索羅金的研究[28]後,比較史學的學者,特別是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經常使用量化和統計的方法從多個維度比較多個社會[29][30]。目前已有一些建立動態數學模型的努力,但這些方法尚未進入主流比較歷史學[31]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