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11°35′N 165°23′E

快速預覽 比基尼環礁 Pikinni Atoll, 國家 ...
比基尼環礁
Pikinni Atoll
環礁
Thumb
比基尼環礁,東北方(紅框)中為比基尼島,其中西北方曾經進行過核爆
Thumb
旗幟
Thumb
比基尼環礁地圖
Thumb
馬紹爾群島地圖,其中標示出了比基尼環礁
Thumb
Pikinni Atoll
Pikinni Atoll
Location within the Marshall Islands
坐標:11°36′N 165°24′E
國家 馬紹爾群島
面積
 • 陸地2.3 平方英里(6 平方公里)
人口
 • 總計0人
關閉
快速預覽 世界遺產, 官方名稱 ...
比基尼環礁核試驗地
世界遺產
Thumb
官方名稱Bikini Atoll Nuclear Test Site(英文)
Site d’essais nucléaires de l’atoll de Bikini(法文)
位置 馬紹爾群島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文化:(iv)(vi)
參考編碼1339
登錄年份2010年(第34屆會議
面積73,500 公頃
緩衝區130,425 公頃
關閉

比基尼環礁(英語:Bikini Atoll,亦作Pikinni Atoll/ˈbɪkɪˌn//bɪˈkni/馬紹爾語Pikinni發音:[pʲiɡinnʲi])是屬於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一個堡礁,由23個小島環繞著一個面積達229.4平方英里(594.1 km2)的潟湖組成。美國從1946年到1958年在馬紹爾群島共進行了20多次原子彈氫彈核試爆。2010年7月3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比基尼泳衣名稱來自於比基尼環礁。[1]

命名

比基尼環礁的英文名(Bikini)是來自德屬新幾內亞時期德國人的命名(Bikini)。而這一名稱來自當地人對該島的稱呼「Pikinni」。馬紹爾語中,Pik的意思是陸地,Ni則是椰子,因此其島名在馬紹爾語中的意思是「椰子島」[2]

比基尼環礁被德國航海家及探險家奧托·馮·科策布發現之時,本來被命名為埃施朔爾茨環礁,以紀念波羅的海德國裔科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馮埃施朔爾茨

比基尼泳衣

Thumb
比基尼環礁進行的首次核試:十字路行動

「比基尼」一詞於1946年由比基尼的發明者巴黎工程師路易斯·雷德創造,他以實驗過原子彈的比基尼環礁的名字命名此件女性泳衣,藉此來創造爆炸性的吸引力和話題,因此取名「比基尼」。

世界遺產

登錄基準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 (vi)具有顯著普遍價值的事件、活的傳統、理念、信仰、藝術及文學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連結(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該基準應最好與其他基準共同使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