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光
大理總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段光(?—1344年),亦稱段信苴光,段隆之子(一作段義之子),是蒙古轄下的第九位大理總管,同時元朝也授他為承務郞、蒙化州知州,時值蕃兵作亂,段光以大將高蓬於河尾關(今下關)擊破蕃兵,戰況悽慘,史言「河水盡赤,為之不流」,戰勝之後自賦《凱旋詩》紀其事。
元惠宗元統元年(1333年),繼任大理總管(一作至元元年,即1335年襲職)。1334年,段光與蒙古封立的梁王因轄界劃分問題起干戈,段光遣遣張希矯、楊生、張連諸將率兵攻梁王,不幸兵敗,死傷慘重。1343年,梁王攻擊大理,段光自督兵與戰於昆彌山(在今鳳儀南),將梁王擊敗,最終雙方同意以羅那關(牟定西)為界,派兵鎮守,各自分地而治,梁王領北、段氏領南。有的史書稱至大二年(1309年),段光與蒙古雲南王老的發生戰爭。
但雙方暗中矛盾依然不斷,梁王因收買段氏大將高蓬不成,反遣人將他刺殺,可見段氏與梁王仍然暗地爭鬥。1344年(一作1338年)段光卒,由其弟段功即位。
參考資料
- 《增訂南詔野史》
前任: 大理世襲總管段義 |
大理世襲總管 1333年-1344年 |
繼任: 大理世襲總管段功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