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建於1956年,是從事病毒學基礎研究及相關技術創新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是由中國科學院(CAS)管理的病毒學研究所,向中國國務院報告[1]。它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開設了中國大陸第一個P4生物實驗室(BSL-4)[2]。該研究所與美國的加爾維斯頓國家實驗室,法國的傳染病國際研究中心,和加拿大的國家微生物實驗室有著密切的聯繫。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簡稱 | WIV |
---|---|
成立時間 | 1958年 |
創始人 | 高尚蔭 |
類型 | 研究所 |
總部 | 中國湖北省武漢市 |
地址 |
|
坐標 | 30°22′28.0″N 114°15′58.4″E |
所長 | 王延軼 |
黨委書記 | 肖庚富 |
上級組織 | 中國科學院 |
網站 | www |
歷史沿革
現在的研究所始建於1956年,時稱中國科學院武漢微生物研究室。
1956年6月5日,中國科學院決定同武漢大學、華中農學院合作在武漢建立一個微生物研究室。該研究室的籌備工作由武漢大學教務長、微生物教研組主任高尚蔭主持。研究室分下列四個組進行研究工作[3]:
1961年11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微生物研究所[4]。1962年10月更名為武漢微生物研究所。1966年中國科學院的地方分院撤消後歸屬湖北省科委領導,更名為湖北微生物研究所。1978年科技大會前回歸中國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5]。
科研設備
機構設置
截止2016年12月,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266人(科研崗位189人);在讀研究生253人(博士生124人,碩士生129人);擁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點1個。[6]
科研系統
|
管理系統
|
支撐系統
|
歷任領導
所長
|
黨委書記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 | |
---|---|
機構位置 | |
位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地址 |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鄭店園區 |
機構概況 | |
創建時間 | 2015年1月31日 |
研究領域 | 烈性病原試驗、新生疾病研究、烈性疾病病原保藏 |
主管機構 |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
機構人員 | |
網頁 | nbl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英語:National Biosafety Laboratory, Wuhan,縮寫為NBL[7][8]),簡稱「武漢P4實驗室」或「P4實驗室」,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鄭店園區,是中科院和武漢市政府合作建設的P4實驗室,於2015年1月31日竣工,2018年1月5日正式運行[9],是中國首個生物安全第四等級實驗室(BSL-4實驗室),亞洲第三個生物安全第四等級實驗室。
2003年7月24日,正值SARS事件尾聲,時任武漢市市長李憲生、中科院副院長陳竺分別在《共建生物安全四級(P4)實驗室協議書》上簽字,中國內地首個生物安全最高等級實驗室將落戶武漢,原預計於2006年投入正常運轉。[10]
2008年,中國發布新的《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代替GB19489-2004。
因種種因素,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推遲到2015年1月31日竣工[11][12][13]。2017年2月23日,法國總理貝爾納·卡澤納夫為武漢P4實驗室剪彩並發表講話[14]。2018年1月5日,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通過國家衛計委實驗室活動資格和實驗活動現場評估,具備從事開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活動資質;至此,中國首個P4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9]。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後,將對包括伊波拉病毒在內的自然疫源性病毒和其他新發病毒開展研究。
爭議
參考文獻
參閲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