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棍楚克蘇隆(蒙古語:Гончигсүрэн,1887年—1913年5月31日),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前旗扎薩克多羅冰圖郡王,人稱「賓圖王」。
棍楚克蘇隆生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光緒三十年(1904年)棍楚克蘇隆襲爵。他通曉蒙古語、滿語、漢語。在主持旗政時,他肅清了本旗的土匪,籌辦警察,創辦學校,派蒙古族青年赴中國內地求學。棍楚克蘇隆本人也就讀於北京貴胄學堂,於1910年冬以第一優等成績畢業。[1][2]
光緒三十年(1904年),棍楚克蘇隆的奏摺《條陳自強辦法》第一條便提出「取締宗教以祛迷信」。[3]宣統元年十二月初十日,棍楚克蘇隆通過錫良向清廷上奏《條陳蒙旗興革事宜折》。[1][2]他認為蒙古貧弱之根源乃藏傳佛教導致,故在《條陳蒙旗興革事宜折》第一條便提出「宗教上之取締」:[3]
信教自由,本東西各文明國之通例。蒙民之以佛教為宗教,始於元代,至今六百餘年。初不過佛法平等戒殺好生,藉以化其殘暴爭陵之氣。乃日久相延,迷信日眾,學佛者踵趾頻仍,除諷誦經咒外,別無研究,以至不事生產,愚陋日甚,貧弱之根實基於此。急欲圖強,非取締宗教不可。取締者非禁止之謂,以後先定學佛規則,凡蒙民出家必由本旗長官查驗,年至五十歲以下,有弟兄四人實無業可執者,方准披剃。如此限制之,則信教者仍不失自由之旨,而迷信之風亦可稍戢,由愚而明,由弱而強,庶幾近之矣。
在值年班進京期間,他和貢桑諾爾布、那彥圖等蒙古王公參加了決定清朝最後命運的御前會議,他成為反對溥儀遜位的蒙古王公之一。清朝滅亡後,蒙古王公利益受損,棍楚克蘇隆先聯繫俄羅斯帝國尋求援助,未成後又聯繫日本,希望從日本取得借款。但日本方面因懷疑他同俄國有聯繫而拒絕了其借款要求。1912年北京兵變時,棍楚克蘇隆回到本旗,想藉機起兵獨立,但又怕號召不成。[1]
1912年6月,棍楚克蘇隆赴奈曼王府拜會奈曼王蘇珠克圖巴圖爾,希望二人一起赴庫倫投奔新成立的「大蒙古國」。二人經過商議,決定蘇珠克圖巴圖爾暫且留下,先送棍楚克蘇隆赴庫倫。棍楚克蘇隆乃由錦州附近的歷家窩堡上火車,經奉天、哈爾濱到達滿洲里,換西伯利亞大鐵路經恰克圖到達庫倫。後出任大蒙古國「總理一切事宜衙門」副總理大臣。後來蘇珠克圖巴圖爾因奈曼旗內駐有熱河派出的軍隊,故未按約定赴庫倫,而是在卓哩克圖親王色旺端魯布的幫助下脫離所謂「污衊」,應召赴北京覲見大總統袁世凱。[2][1]
民國二年(191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晉封棍楚克蘇隆為親王。中華民國政府還將其出走庫倫解釋為進行所謂策反活動。這都是對其進行的拉攏和羈縻。[1]
1913年初,棍楚克蘇隆隨達喇嘛車林齊密特代表大蒙古國方面赴哈爾濱同日本方面接觸,但因受俄國阻撓而未能成功,乃返回庫倫。[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