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梵網經(巴利語:Brahmājala Sutta)是《巴利三藏·長部》的第一部經,這部經對於生起正信,了解邪見,具備佛法正確知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被集結為巴利三藏的第一部經。
經文最後段落描述漁夫在池塘裡撒下網,就能夠捉到水裡的所有生物,用來比喻沙門或婆羅門宣說關於過去未來的種種見解,皆入此梵網之內,無逃避處。
《長阿含經》的經題作「梵動」,辛嶋靜志認為是:「譯者(們)將-jāla(網)和-cāla(動)二詞混淆,在底本所使用的語言裡,此二詞可能已演變成-yāla,因為在中古印度語(包括犍陀羅語 Gāndhārī),這種情況很常見。」[1]
漢譯本:
梵、巴、藏語:
法藏部的《舍利弗阿毘曇論》引述了六十二見的敘述。Śamathadeva注釋《俱舍論》所寫的疏,引述了《梵網經》的整部經文[1]。
第一部分是凡夫以戒稱讚佛陀;對戒以及佛陀所反對的外道法有詳細的說明。
《長阿含經·梵動經》記載:
第二部分是批駁六十二種邪見,關於過去約有十八,未來約有四十四,分為我與世界之常住論、常無常論、無因論、世界之邊無邊論、詭辯論、死後之有想論、無想論、非有想非無想論、斷滅論、現在涅槃論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