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洛納斯系統(俄語:Глобальная нaвигационная спутниковая система,羅馬化:Globalnaya navigatsionnaya sputnikovaya sistema[註 1],意譯為「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縮寫為俄語:ГЛОНАСС,羅馬化:GLONASS)為蘇聯於1982年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蘇聯解體並由俄羅斯繼承後曾一度喪失大多數衛星與功能。其定位類似於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歐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統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但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其採用了獨一無二的FDMA訊號技術,導致其抗干擾能力極強,但同時精確度亦靠其他系統為低[1]。
GLONASS系統由空間部分、控制部分和用戶部分所組成。
截至2019年7月28日,在軌衛星共有27顆。[2]
該系統最早在1976年由蘇聯海軍提出,1982年開始,現在由俄羅斯政府負責管理。1990~1991年組建成具備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從1982年12月12日開始,該系統的導航衛星不斷得到補充,至1995年,該系統衛星在數目上基本上得到完善,但隨著俄羅斯經濟不斷衰弱,該系統亦因日久失修等原因陷入崩潰邊緣。但2001年到2010年10月俄羅斯政府已經補齊了該系統需要的24顆衛星。[3]。
20世紀60至70年代,蘇聯當時的西科琳衛星定位系統過於陳舊,無法及時地提供準確的定位,已經無法滿足蘇聯產生的各種新的需要,蘇聯決定組建新的的衛星導航系統。1968-1969年蘇聯國防部、國家科學院和蘇聯海軍聯合開發新的導航系統用於海陸空及太空的軍事力量。1970年,這些部門聯合制定了關於此計劃的文書。
1976年,取名為「格洛納斯統一空間導航系統的部署的討論」方案在蘇共中央委員會和蘇聯內閣分別獲得通過。1982年,發射首顆衛星入軌。但由於航天撥款不足,該系統部分衛星一度老化,最嚴重曾只剩6顆衛星運行。
2003年12月,由俄國應用力學科研生產聯合公司研製的新一代衛星交付聯邦航天局和國防部試用,為2008年全面更新Glonass系統作準備。在技術方面,GLONASS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比GPS要好,但其單點定位精確度不及GPS系統。2004年,印度和俄羅斯簽署了《關於和平利用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長期合作協議》,正式加入了GLONASS系統,計劃聯合發射18顆導航衛星。
2006年12月25日,俄羅斯用質子-K運載火箭發射了3顆格洛納斯-M衛星,使格洛納斯系統的衛星數量達到17顆[4]。
2010年12月5日,俄羅斯攜帶有3顆衛星的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後偏離正常軌道,墜落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中[5]。
2011年2月26日,發射了一顆格洛納斯-K衛星[6]。
2013年7月2日,搭載三顆「格洛納斯-M」導航衛星的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後發生偏轉並爆炸解體。[7]。
此外,由於GLONASS沒有施加S.A.干擾(Selective Availability),所以它的民用精度優於2000年5月1日之前有施加S.A.干擾的GPS系統[8][9]。但是GLONASS的應用普及度還遠不及GPS,主要是因為俄羅斯長期以來不夠重視開發民用市場。
2010年代起,已有包括iPhone 4S以後版本、iPad 3以後版本、Samsung Galaxy系列(不包括低階和部分舊型號中高階型號)、SONY Xperia系列手機、魅族MX2、Nokia Lumia 920、華碩Padfone 2等iOS、Android、Windows Phone 8系統的眾多廠牌智慧型手機,以及Garmin推出的戶外休閒導航儀eTrex 30等機種都同時支援GLONASS和GPS雙定位系統。
Nokia也表示將在其即將推出的手機中使用GLONASS[10]。2012年10月16日,HTC發表該公司旗艦機種ONE X+手機中應用此技術。[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