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曼定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拉斯曼定律(英語:Grassmann's law 德語:das Graßmannsches Gesetz)是一條印歐語語言學領域的讀音異化定律,它由德國數學學家、語言學家赫爾曼·格拉斯曼在1862年提出,是對格里姆定律的補充。
格里姆定律揭示了原始印歐語到日耳曼語演變過程中輔音的轉換關係,其中原始印歐語中的送氣濁塞音*bh、*dh、*gh先是轉變為日耳曼語中相同發音部位的濁擦音,隨後又變成不送氣濁塞音*b、*d、*g。原始印歐語的這組送氣濁塞音對應梵語的bh、dh、gh;拉丁語的f、θ、h;古希臘語的ph、th、kh。按:對於這組音音值的構擬,意見並不統一,有學者根據梵語擬為送氣濁塞音,有的學者根據古希臘語擬為送氣清塞音,但可以肯定這是一組送氣音,所以有些語言學教材直接用A(aspiratae,送氣音)來表示它。我們這裡按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它是送氣濁塞音。
例如:
梵語:bhrātar>英語:brother
梵語:vidhávā>英語:widow
拉丁語:hostis(源於原始印歐語*ghost-)>德語:Gast
從這個定律出發,我們不難推斷出這樣的結論: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中的b、d、g對應非日耳曼語中的bh、dh、gh。但在古希臘語和梵語中卻出現例外:
梵語:[bo:dha:mi]
古希臘語:[pewthomaj]
古英語:[be:odan]
不難發現,古英語中第一個b不是對應梵語的bh、古希臘語的ph,而是對應其中的不送氣濁塞音。這樣的例外在把音節重疊(德語:Reduplikation)作為屈折變化的手段時體現的尤為明顯:例如吠陀梵語有詞根dhā-,由它派生的動詞第一人稱單數現在時形式並非*dhá-dhā-mi,而是 dádhāmi。
格拉斯曼對此作出解釋:如果原始印歐語中兩個相鄰音節均包含送氣濁塞音,那麼梵語和古希臘語的第一個送氣音被異化為不送氣音。由此可以推測從原始印歐語到古希臘語的演化過程中,還經歷了一個濁音清化的過程。[1]
例如: 原始印歐語:*[bhewdhomaj]>過渡形式:*[phewthomaj]>古希臘語:[pewthomaj]
梵語則沒有經歷濁音清化的過程,所以讀音異化後只是失去了送氣特徵,而依然保留了濁音的讀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