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查爾斯·維多(Charles Vidor,原名Károly Vidor;1900年7月27日—1959年6月4日) [1]是一名匈牙利電影導演,主要在好萊塢拍攝工作,並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擁有一顆星。[2]
他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奧匈陸軍服役。1922年,維多移居美國,曾是哈德遜灣公司的碼頭工人,之後前往好萊塢,擔任亞歷克斯·科達的助手。
業餘時間用自己花錢製作了短片《橋》(The Bridge;1929年)[3],效果不錯,環球影業因此給他提供了一個編輯部的工作。[4]
他曾參與導演米高梅的《傅滿洲的面具》(1932),但沒有署名[3]。他的第一個署名作品是1933年的《Sensation Hunters》。
在歷經多家製片廠後,維多與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簽約,執導一些小成本電影,他後來表示很喜歡這種小製作[3]。他逐漸成為哥倫比亞公司的大導演,但卻與老闆哈里·考恩不睦,考恩曾希望他執導《三更天》(1947),但遭到拒絕。[5]
1946年,維多起訴哥倫比亞,要求解除合同並賠償78,000美元,原因是他遭到了考恩的辱罵,兩次把他氣哭[6][7][8]。但他敗訴,只能重返工作[5][9]。他開始執導《來自科羅拉多的人》(1949),但在拍攝時間安排上再次與考恩發生衝突,並因拍攝進度過滿而被換掉[10]。
1949年8月,維多被公司要求執導《漂亮女孩》(1950),他表示拒絕,公司因此將他停職,而他則表示要終止合同。9月,哥倫比亞起訴維多,阻止他終止合同[11][12]。1949年10月,維多以75,000美元的價格買斷自己的合同,路易·B·梅耶充當中間人。[13]
1949年12月,維多與米高梅簽署合同,執導電影《The Running of the Tide》[14] ,但實際該電影從未開始拍攝。但之後他仍為米高梅執導了《錦繡山河》(1951)[15]。
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是《一曲相思情未了》。他在拍攝開始三周後在維也納因心臟病發作去世[16] [17]。死後,他安葬於東洛杉磯的和平之家公墓(Home of Peace Cemetery)。[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