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小炮台建於清朝嘉慶22年(1817年),牆身為花崗岩砌成,有兩座砲台,並有7間兵房及1間火藥局,但現時只剩下一個護牆[1]。
發現
1980年,當局在東涌碼頭附近發現一被矮樹叢遮蓋的廢壘遺址,當樹叢清除後,兩堵成曲尺的圍牆及一處可供放置大炮的平台便顯現出來。它的位置跟方志記載的東涌口石獅山炮台相當接近,故被認為是該兩個炮台的其中一支。炮台用麻石建造,棄用後原本尚維持完整,其後因為附近的「馬灣涌橋」崩塌,有僧人就地取材,拆毀大部分炮台取用麻石修復馬灣涌橋,命名為「彌勒橋」。
灰窰
東涌小炮台附近有一座唐代灰窰遺址,原位於赤鱲角虎地灣岸邊,於1960年代被發現。為避免受發展新機場工程影響,於1991年由註港啹喀工程軍團(Gurkha Engineers)協助整個從赤鱲角搬遷到東涌,原座灰窰遺址體積過大,東涌碼頭不勝負荷,需先用船運往梅窩,再用車運返東涌安置。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