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共自行車
共享单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杭州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個公益性公共自行車項目,由杭州市公共運輸集團控股金通股份旗下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發展有限公司營運。特點是60分鐘內免費租用,全市範圍內通租通還。目前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該系統一期工程於2008年5月1日開通。截止2022年12月,擁有5,237處服務點、12.4萬輛公共自行車[1],截至2013年8月底,日租借人數約23萬人次,日最高租用量47.30萬人次,累計租用達到8.56億人次。[2]
歷史
2008年5月1日[2],政府投資建設的杭州公共自行車在杭州主城區啟用,由杭州市公共運輸集團(通過控股金通股份旗下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發展有限公司[3])建設、運營。2009年12月31日,一期完工,共有服務點2001處、公共自行車5萬輛,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4]
有報道稱杭州公共自行車系統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公共自行車系統」[4],但實際上北京在2007年就已投入公共自行車,不過在2008年奧運會後停辦[5]。
租還方式
通過預先在電子錢包(IC卡)、杭州市民卡等相關卡證充值後,在服務點POS機上刷卡、租車,使用後騎車到正在服務中的相關服務點歸還,如需要退回押金則需要到POS機再次進行操作,不退回押金可下次直接刷卡。
此外,杭州公共自行車2016年起改造了市區所有停車樁[6],增加二維碼。用戶可藉杭州公共自行車APP實現租還車功能,或使用支付寶掃描停車樁上QR碼租還。用戶註冊用戶名、支付200元人民幣保證金後,即可通過掃描自行車樁上的二維碼租還車輛[7]。同時,杭州公共自行車針對還車高峰還車點停滿的問題在2017年推出隔夜還車功能,在22:00到次日7:00間,若服務點處於滿架狀態,可通過查詢機進行「隔夜還車」操作(非滿架狀態不能操作)。確認「隔夜還車」後,系統將自動結算本次租車費用,並開啟「隔夜模式」市民可將公共自行車置於他處保存,22:00到次日7:00之間,只需1元。 [8]
車輛從鎖止器取出時開始計時,推入鎖止器並鎖定後停止計時,不設租車間隔。因此只要及時歸還,騎車者便可無限制免費騎行。
此外還推出會員卡,價格為6元一個月,12元3個月,會員卡持有者的免費時長為2小時。
在2018年5月1日之前,計價為1小時之內免費,1小時以上2小時以內1元,2小時以上3小時以內2元,3小時以上每小時3元。
- 凡乘公交車,在公交刷卡乘車起的90分鐘內,租用公共自行車的,租車者的免費時間可延長為90分鐘,同時計費結算時間也相應順延。
杭州公共自行車自2017年3月10日開始在主城區2838處服務點全面推行24小時租還車服務,即全天均可以組還車輛[10]。在這之前杭州公共自行車租還車時間為6:00—21:00。
服務點

- 城西:蔣村站、蔣村花苑、星藝街、翠苑一區站、浪琴翠苑、世紀新城、慶隆路、西斗門、三墩站、環鎮北路、同仁路、都市水鄉;
- 城北:大關站、漾河弄、水印康庭、三塘竹苑站、三塘苑、東新園、再行路、顏家村;
- 景區:靈隱站、九溪站、動物園站、岳廟窗口、平湖秋月、少年宮、柳浪聞鶯、長橋公園、蘇堤南口、花港西門、杭州花圃。
根據杭州公共自行車官方網站首頁數據,至2019年6月,租還車點數量已經增至3354個。[11]
營運範圍

杭州公共自行車的運營範圍為杭州市全市域的城鎮範圍,其中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臨平區的小紅車均可通租通還。杭州主城區的自行車車籃為紅色(後期改為銀色金屬筐),餘杭為黃色,而蕭山則是藍色(後期改為黑色金屬框)。2014年2月,原餘杭區(現為餘杭區、臨平區)融入杭州系統,實現互聯互通,使得這兩區也納入到杭州公共自行車的營運範圍中[12]。2019年5月28日,蕭山系統與杭州市區系統互相兼容[13]。
2023年8月10日起,錢塘區杭州公共自行車與主城區分離,獨立運營。錢塘區範圍內公共自行車無法與其他區域通租通還。在錢塘區內,可使用微信、支付寶、杭州通卡、杭州市民卡等方式,免押金租用小紅車。[14]
營運投入
- 車輛購置費:60600輛×383元/輛=23209800元
- 服務點建造費:估計,車棚和服務亭的造價在7萬元左右,附帶鎖控裝置、控制網絡軟體、監控系統等,總體造價約為10萬元。
- 2177個×10萬元/個 =217700000元
- 基本管理成本:估計,按目前實際情況是一個人管理兩個服務點,每個人的月薪按1500計算。
- 2177個÷2個/人×1500元/個·月×12月/年=19593000元/年
- 其他日常損耗:如器械替換、維修人員工資等。
與私營共享單車的競爭

作為有樁停靠自行車,其最大的缺點是服務點的配額較共享單車更為有限,在高峰期時站點會出現無車可借、無位可還的情況。但其優點也顯而易見——自行車不會在同一地點無序地堆放過多而影響市容。為解決此問題,部分公共自行車新增了電子鎖和電子圍欄,同時新增了APP延時還車功能和隔夜還車功能。[2]
與大多數的共享單車開鎖即開始收費的運營模式不同,杭州公共自行車免費騎行一小時的規則從2008年起延續至今。而為更方便用戶使用公共自行車,2017年3月中旬起,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開放主城區2838處服務點,提供24小時服務;同時,用「杭州公共自行車」APP掃碼租車的保證金也由500元降至200元,掃碼租車的服務點由西湖景區周邊先期擴展至濱江區,數量從100個上升到438個。[15]
參見
- 蕭山公共自行車
- 公共自行車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