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帶和服的一種,是公家的正裝,為平安裝束日語平安装束的一種也被稱為「晝裝束」。屬於東亞傳統服裝圓領的一種。

絹本著色束帶織田信長像(神戶市立博物館蔵,重要文化財
Quick Facts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束带
假名そくたい
平文式羅馬字sokutai
Close

概要

日本自奈良時代仿效唐代制度設立朝服制度,根據《養老律令·衣服令》,天皇上朝以及大小諸會,服黃櫨染衣。日本皇太子服黃丹衣,親王紫衣。諸臣一位至八位依據唐宋公服制度,分別衣紫、緋、綠、縹。[1][2]中世以降日本位袍如明代官服,世族最貴者黑色。而余皆紅色。[3]幕府時代,公方四位以上黑袍,五位絳袍。[4][5]

組成

束帶從內到外由日語單衣日語下襲日語下襲半臂日語半臂日語組成,並在袍外腰部系一條皮革腰帶,即石帶日語石帯。袴分有大口袴日語大口袴表袴兩種,表袴需穿著在大口袴之外。戴,穿しとうず),懷藏帖紙たとう)、檜扇,手執公卿殿上人要在腰間掛魚袋

束帶的穿著有文官、武官之別。文官以及三品以上武官身著縫腋袍日語ほうえきほう),頭戴垂纓。四品以下武官身著闕腋袍日語けってきほう),頭戴卷纓。另外,武官、中務省官員以及獲勅許的參議以上官階的文官可佩大刀。佩大刀時,要將刀用平緒ひらお)綁在腰間。

特徵

下襲的背面部分很長,穿著時會像燕尾一樣拖在地上。這部分稱作「裾」(きょ),是束帶的一大特徵。由於裾的長短代表著身份的貴賤,部分下襲經演變變得過長,於是裾與下襲分離,稱作別裾。著別裾時,先穿上下襲,再將別裾的帶子系在腰間。天皇皇太子的下襲的裾並沒有與本體分離。另外,還有一種很短的裾稱作纔著さいじゃく),用於地下官人穿戴。

在冬天,由於文官所穿的縫腋袍的肋旁是封閉的,從外觀上看不出裡面有無穿上半臂,所以文官在著裝時通常將半臂省去。在夏天,換上較薄的縫腋袍後,由於可透過袍看到裡面有無穿上半臂,因此需穿上;然而在近代,通常在夏天也不穿著半臂。

位階

More information 品級, 正服 ...
品級 正服 略服 祭服
天皇 黃櫨染文銅竹鳳凰麒麟袍(里平絹)、紅文小葵綾襦、紅文四葵綾中單、紅生絹大口袴、白表袴 縫腋袍白絹、白絹袴
皇族 縫腋袍黑綾雲鶴紋、紅綾中單、雲紋紫袴 小直衣、雲紋紫袴
四位以上至公爵 縫腋袍黑平絹唐草紋、紅綾中單、藤丸紫袴 狩衣
五位 縫腋袍赤綾、紅綾中單、平絹紫袴
六位以下 縫腋袍綠綾無紋、紅綾中單、白或淺黃平絹袴
無位 縫腋袍黃平絹無紋、紅綾中單、白布袴 縫腋袍白絹(無里子)、白絹袴
Close

圖集

注釋

參見

參考文獻

書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