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錫銘
中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錫銘(1926年2月28日—2008年11月10日),河北束鹿人。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書記、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前夕認定學潮是政治鬥爭。
生平
1926年生於河北,1946年於清華大學學習。1948年3月[1]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參加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受到衝擊,1970年4月重新回到北京市石景山發電廠生產組協助工作,後任廠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1],1975年任水利部副部長。1983年任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部長。1984年5月接替段君毅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該年8月起北京市委不再設第一書記,李錫銘擔任市委書記至1992年12月(其中1984年8月至1987年12月與陳希同共同擔任)。[2]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前夕認定學潮是政治鬥爭。趙紫陽在回憶錄《改革歷程》中說:「(1989年4月)24日的常委會上把學潮定性為『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政治鬥爭』,並形成了會議紀要。李鵬、李錫銘、陳希同是始作俑者。」[3]1990年,北京亞運會成功在李錫銘任內舉辦。1992年卸任北京市委書記。隨後,1993年3月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98年正式退休。
李錫銘是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中共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2008年11月10日13時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中共官方評價李錫銘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卓越的黨的工作領導者」[4][1]。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