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仁達(?—948年1月26日),光州(今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將領,後成為獨立軍閥,945年—947年割據福州。
李仁達 | |||||
---|---|---|---|---|---|
威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知閩國事 | |||||
國家 | 閩國(?—?,944年—945年) 殷國(?—944年) 吳越國(947年—948年) | ||||
時代 | 五代十國 | ||||
主君 | 閩惠宗(?—935年) 閩康宗(935年—939年) 閩景宗(939年—?) 殷天德帝(?—944年) 朱文進(944年) 卓儼明(945年) 吳越成宗(947年) 吳越忠遜王(947年—948年) | ||||
姓名 | 李仁達 → 李弘義 → 李弘達 → 李達 → 李孺贇 | ||||
職官 | 元從指揮使(閩惠宗封) → 判六軍諸衛事(自稱,名義上為卓儼明封) → 威武軍留後(自稱) → 威武軍節度使(南唐中主封) → 威武軍留後、權知閩國事(自稱) → 威武軍節度使、知閩國事(後晉出帝封) | ||||
勛官 | 同平章事(南唐中主封) → 同平章事(後晉出帝封) → 同平章事兼侍中(吳越忠遜王封) | ||||
神號 | 護國留侯、李大王 | ||||
籍貫 | 光州(今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 | ||||
逝世 | 後漢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三 948年1月26日 吳越威武軍福州侯官縣(今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 | ||||
在位年代 | 945年7月4日—947年4月7日(1年277天) | ||||
| |||||
李仁達後來多次改名,使用過李弘義、李弘達、李達、李孺
李仁達在閩國擔任元從指揮使十五年,卻沒有得到升遷。至閩景宗王曦在位時,叛奔建州投靠王延政,被王延政任用為將領。朱文進殺死王曦後,李仁達又叛奔福州,向朱文進陳述攻取建州之策。朱文進厭惡其為人反覆無常,把他送往福清閒居。
閩國皇帝王曦被部將朱文進、連重遇所弒,不久兩人又被林仁翰所殺,林仁翰想迎立殷帝王延政為閩主。後晉開運二年(945年)正月,王延政派其從子王繼昌到福州鎮守。
李仁達因曾背叛王延政,擔心王延政會報復,又見南唐已經攻擊王延政,於是偷偷進入福州城,與著作郎陳繼珣遊說黃仁諷:「今唐兵乘勝,建州孤危。富沙王不能保建州,安能保福州!昔王潮兄弟,光州布衣耳,取福建如反掌。況吾輩乘此機會,自圖富貴,何患不如彼乎!」三月初二·戊戌(945年4月16日)傍晚,在黃仁諷的支持下,李仁達領兵襲殺王繼昌和統軍使吳成義,奪取福州政權。
李仁達想要自立為主,又擔心眾人不服,於是於次日、三月初三·己亥(945年4月17日)擁立雪峰寺僧人卓儼明為皇帝。李仁達自任判六軍諸衛事。
王延政聞福州發生兵變,將黃仁諷一家滅族,命統軍使張漢真領水軍五千,會同漳、泉兵討伐卓儼明、李仁達。張漢真抵達福州城下,攻打東關。黃仁諷聽說自己的家族被夷滅,打開城門,率軍力戰,大破閩兵,俘虜張漢真,入城後斬殺了他。
後來李仁達知悉陳繼珣、黃仁諷有異心,把他們誅殺,因此兵權盡歸李仁達。
後晉開運二年五月廿二·丁巳(945年7月4日),李仁達殺死卓儼明及其父,自稱威武軍留後。李仁達和南唐通好,用南唐保大年號,南唐封李仁達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賜名為李弘義,李仁達又派使者向後晉進貢。
946年,泉州刺史王繼勛寫信給李仁達,希望修好,李仁達以泉州曾隸屬威武軍,怒其抗禮。四月,派遣弟李仁通(時稱李弘通)領兵1萬攻打泉州,被泉州實際統治者留從效擊敗。
南唐攻滅王延政後,封李仁達的母親、妻子為國夫人,提升他的四個弟弟的官職,派樞密使陳覺為福州宣諭使,厚賜李仁達金帛,計劃召李仁達入朝。李仁達提前知道南唐的謀劃,故意十分傲慢地對待陳覺,陳覺因此不敢對李仁達提起入朝之事。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八月,陳覺回朝途中,到劍州時,深以此事為恥,於是自稱權福州軍府事,擅發汀州、建州、撫州和信州的軍隊,命建州監軍使馮延魯率軍攻打福州。南唐軍攻破福州外城,李仁達退守福州內城。李仁達自稱威武軍留後、權知閩國事,更名李弘達,向後晉稱臣;九月初七·甲午(10月4日),後晉封李仁達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知閩國事。又改名為李達,向吳越稱臣,請求吳越發兵援助。十月廿五·壬午(11月21日),吳越王錢弘佐派遣統軍使張筠、趙承泰率軍3萬,從水陸兩路救援福州。十一月廿二·己酉(12月18日),吳越援軍抵達福州城,與李仁達的軍隊共同抵禦南唐軍,但是作戰不利,福州城被重重包圍,危在旦夕。但由於圍城的南唐軍諸將勾心鬥角,各自爭功,互不配合,始終未能攻下福州城。吳越又派遣將領余安率水軍自海路救援福州,於後漢天福十二年三月十四·己亥(947年4月7日)到達福州,打敗南唐軍,解福州之圍。余安率軍進入福州城,李仁達把兵權交給他。同月,張筠、余安都返回錢塘,吳越王錢弘佐派遣東南安撫使鮑修讓率軍駐守福州。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年)七月,李仁達以弟李仁通為知福州留後,親自到錢塘(杭州)晉見吳越王錢弘倧,錢弘倧加封李仁達「兼侍中」頭銜,賜名李孺贇。不過李仁達深感恐懼,以金筍二十株及雜寶賄賂內牙統軍使胡進思,求歸福州。胡進思向錢弘倧為李仁達請求,錢弘倧同意,李仁達得以返回福州。
李仁達回到福州後,與吳越戍將鮑修讓不和,計劃襲殺鮑修讓,再以福州投降南唐。鮑修讓發覺,於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三·癸巳(948年1月26日)引兵進攻李仁達的府第,殺死李仁達,並滅其族。鮑修讓將李仁達首級送至錢塘,吳越王錢弘倧以丞相吳程知威武軍節度使。
位於今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的戰坂(古稱「吉頭」,包括戰峰村和坂中村兩個行政村,下轄數個自然村[1]),得名於李仁達曾於此地與南唐軍隊交戰[2]。當地村民(以清朝初年「遷界」後遷移至此地的漳州人後裔為主)將李仁達神格化,尊稱為「護國留侯」(又稱「李大王」),並建造廟宇「戰坂境」(又稱「龍峰正境」,現為晉安區文物保護單位)用來祭祀他及其三個部將。每年正月十六,廈坊(戰坂最大的一個村)舉行「護國留侯」的游神活動;戰坂除廈坊外的其他地方則是在正月十五舉行[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