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燈(英語:Bunsen burner)是科學實驗室常用的高溫加熱工具之一。
使用 | 加熱 殺菌 燃燒 生火 |
---|---|
相關事物 | 磁力攪拌器(Hot plate) Heating mantle 梅克爾-菲希爾燈 特克盧噴燈(Teclu burner) |
本生燈以德國化學家羅伯特·威廉·本生命名,是由本生提出設計原則,並由他的助手彼得·迪斯德加(Peter Desaga)在1855年改良法拉第的原始設計而成。本生燈用於加熱,殺菌,和燃燒。[1][2][3][4][5]
本生燈可安全地燃燒氣體燃料,火焰不會倒流進氣體供應管內。燃料方面通常會使用煤氣或石油氣,由本生燈下方的導管與空氣混合後導入,比例為空氣:煤氣=3:1,火焰溫度最高可達1500℃,空氣量較少時,混合氣體會產生小碳粒,若空氣過量,火焰會產生回擊,在燈管內燃燒。
使用步驟
- 把實驗室的窗戶打開,保持空氣流通。
- 把本生燈膠喉與煤氣管接上,並放在防火板上。
- 先把燈座的空氣調節器(氣孔)關閉,並點燃火柴放在出氣口上。
- 開啟煤氣掣,把燈點燃,這時火焰為橙色。
- 打開空氣調節器(氣孔)讓新鮮空氣進入,火焰轉為藍色及溫度變高。
- 使用完畢後,先把氣孔關上,然後關掉煤氣掣。
- 把本生燈從煤氣管拔出。
變種 /變體
存在有基於相同原理的其他燃燒器。在本生燈最重要的替代品: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