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本鋼,是中國一間地方國企,總部設於遼寧省本溪市,鞍鋼集團為其大股東。世界鋼鐵協會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本鋼鋼鐵於2015年產量全球排名第21名。[3]
歷史沿革
早在遼代,太子河流域就已有鐵的生產。明代,本溪地區已是遼東重要產鐵區。清代,更為東北南部的冶鐵、採煤中心。但直至清末,採煤法主要是「扒洞式」;冶煉法主要是坩鍋煉鐵。
日俄戰爭時,日本財閥大倉喜八郎趁機派出調查人員開展資源調查,發現本溪湖煤礦和廟兒溝鐵礦(今南芬鐵礦)確有開採價值。1905年戰爭結束,奉天省成為日本勢力範圍。日本財閥大倉喜八郎以採煤供應軍用為幌子,經當時日本關東總督批准,1905年於本溪湖非法建立「本溪湖大倉煤礦」。1906年1月,舉行開井儀式,當年產煤300噸。經清政府向日方多次交涉,才決定中日合辦「本溪湖商辦煤礦業有限公司」。1911年1月1日正式舉行合辦儀式,開始營業,資本為銀元二百萬,中日雙方各出一半,合辦期限為三十年。所用開礦工人,以雇用中國人民為主。1911年9月,大倉喜八郎來華,以取消合辦前的舊帳為由,同當時清政府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談判中日合資煉鐵事業問題,獲得了清政府的批准,「本溪湖商辦煤礦業有限公司」改為「本溪湖煤鐵有限公司」,除採煤外,兼辦採礦製鐵事業,再增加煉鐵部。1912年1月23日,又正式改稱為「本溪湖商辦煤鐵有限公司」,吞併了廟兒溝鐵礦並建立高爐,開始煉鐵。主要設備由英、德引進的,當時本溪湖煉鐵廠有的設備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大倉財閥為了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採礦權,獨霸東北的煉鐵業,於1913年向中國政府呈請開採本溪湖附近的十處鐵礦,在中國政府頒布鐵礦國有後,其仍不死心。於1915年趁袁世凱簽定二十一條之機,再次向中國政府提出呈請,十二處鐵礦探采權終於在1915年7月得到了北洋軍閥政府的特殊批准。1915年1月13日,日產生鐵130噸的1號高爐建成,舉行點火儀式正式投產。這座高爐是中國東北地區現代洋式高爐的鼻祖,是使用高型高爐煉鐵的開端。與此同時,大倉財閥又把魔掌伸向了太子河上游資源,在1916年獲得了田師付溝堡子煤礦的開採權。2號高爐於1917年底投產正式使用。第一世界大戰後期鐵價暴漲,公司以製造特種鐵為目的,又在本溪湖廠區南角太子河畔,先後建造了日產生鐵20噸的小高爐兩座,分別於1918年底和1919年月先後投產。上述4座高爐的建成投產,使公司成為名符其實的「煤鐵公司」。
從1910年到1931年在中日「合辦」20年裡,公司已由單純經營採煤發展成為具有採煤、煉鐵、煉焦、化工、鐵礦開採、選礦、團礦和發電等多種生產能力的現代煤炭鋼鐵聯合企業。合辦後期公司所屬廠礦有:本溪煤礦、牛心台煤礦、本溪發電廠、本溪鐵廠、本溪機械廠、耐火材料廠、南墳鐵礦、南墳選礦廠、八盤嶺鐵礦、通遠堡鐵礦、本溪煉焦廠、本溪石灰石礦、電機修理廠和本溪粘土礦等引進西方先進採掘和冶煉技術的廠礦十五六個,擁有職工近萬名。1928年公司的職工為8517人,廠礦區以本溪湖為中心,逐漸拓展到本溪湖的周邊集鎮,構成了以本溪湖為中心,南到南芬,東到牛心台、盤嶺一帶的廠礦群,至此「煤鐵之城」的本溪已初具規模。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公司全盤由日方控制,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10月,中共東北局任命來自晉察冀中央局黨校學習的田共生任本溪湖市市長兼本溪縣縣長,中共本溪市委委員。1945年10月8日成立本溪市民主政府,11月3日接管原滿洲製鐵株式會社本溪湖支社,更名為「本溪煤鐵總公司」,田共生兼任總經理。抓捕了支社的日本頭目和暗藏的國特,迫使他們辦理移交手續;召開復工大會,經過日夜搶修,第二發電廠、本溪煤礦、宮原硫酸工廠、本溪機械廠、運輸部相繼恢復生產。到1946年春,公司機械廠、特殊鋼廠、煤礦等單位都先後建立了基層黨組織。從遼南糧區運進一批糧食,解決工人和城市貧民的吃糧問題;發動群眾,開展民主改革,清算日偽時期有血債的日本特務、漢奸、惡霸、大把頭。還有組織有計劃地完成了幾萬日僑遣返回國工作。1945年12月23日,本溪總工會在本溪電影院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到會工人6000餘人。
1946年4月三次本溪保衛戰後,國民政府接管了本溪。
1948年10月28日,國共內戰遼瀋決戰尾聲,本溪成為解放區。田共生任本溪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長兼本溪煤鐵總公司首任總經理。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本溪鋼鐵公司),接受蘇聯專家援助改建。1953年本溪湖煤礦改屬本溪礦務局管理(本溪礦務局今屬瀋煤集團一部分)。[4][5]
1996年本溪鋼鐵公司改制為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
1997年4月,本鋼成為國務院120家「深化大型企業集團試點工作」企業,512家重點國有企業之一。[6][7][8]
2005年本鋼與央企鞍山鋼鐵宣佈合併。同年鞍本鋼鐵集團舉行揭牌儀式,[9]但合併直至2021年方完成。
2008年本鋼一鐵廠正式停運,[10]被集團其他現代化廠房取代。
2010年,地方國企北台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名為北營鋼鐵,本屬本溪市國資委)與本鋼合併,成立本鋼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兩間公司。遼寧省國資委則取代本溪市國資統一管理國有持股。
2016年本鋼集團公開發行5億元公司債券: "16本鋼債01"。[11]子公司亦曾發行"11 北營鋼MTN1" (15億元)、"14 北營鋼CP001" (30億元)[12]、"12 本鋼MTN1" (30億元)、"14 本鋼MTN1"(20億元)、"14 本鋼PPN1"(27億元)、"15本鋼01"(15億元)、"15本鋼SCP002"(10億元)、"15本鋼SCP003"(10億元)、"15本鋼SCP004"(10億元)、"16本鋼SCP001"(10億元)、"16本鋼SCP002"(20億元)公司債券。[2]
同年6月遼寧省國資委將20%股權無償劃轉至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13]
2016年8月遼寧省國資委招標出售本鋼集團、華晨汽車集團、遼寧交通集團、遼寧省水資源集團、遼寧能源集團、遼漁集團、撫礦集團、瀋煤集團和鐵法能源9家地方國企。[14] 但在同月31日本鋼集團不在推介名單之中。[15]
子公司
參考文獻
內部連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