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灣又譯作暑灣拉丁語Sinus Aestuum),是月球正面風暴洋東部邊緣上的一座月海區,大小約直徑300公里,中心月面坐標12.1°N 8.3°W / 12.1; -8.3 (Sinus Aestuum)[1]

Quick Facts 浪灣, 緯度 ...
浪灣
Thumb
浪灣。左上是厄拉多塞隕石坑;左下為斯塔迪烏斯隕石坑殘跡,上面是亞平寧山脈;右面及下方覆蓋著暗黑的火山噴發物區域。
緯度10.9°N
經度8.8°W
直徑300 公里
命名來源炎熱的海灣
Close
Thumb
浪灣的位置
浪灣所處月球正面的位置
Thumb
浪灣南岸幽暗區,暗黑的岩石部分被明亮的濺射物遮敝,但所環繞的隕坑清晰可見,北方地平線上是亞平寧山脈阿波羅12號拍攝(1969年)

浪灣西部與風暴洋相連接且無明確的界限,這一側坐落著突出的哥白尼環形山,它的後面是島海;東南,寬闊的山區將浪灣與中央灣分隔開;東面則是高度更低的汽海;北面,亞平寧山脈構成了浪灣與雨海的分水嶺。

浪灣西側坐落著二座大型撞擊坑-保存完好的厄拉多塞隕石坑及「幽靈坑」斯塔迪烏斯隕石坑;灣區反照率變化十分顯著:西部覆蓋著明亮的哥白尼環形山濺射物,而東部高地、南面及東南岸則是暗黑的火山噴發物[2][3]。在浪灣南部(5.8°N 7.7°W / 5.8; -7.7 (City Gruithuisen))的幽暗區中,坐落著一處被稱為格羅特胡森城的異常凸起地貌。

命名

「浪灣」(Sinus Aestuum)一名首次出現於1651年的月圖上,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里喬利。然而,他所指的月灣地區實際是現在所稱的中央灣,該區域並未被命名[4][5]。後來,在第二十世紀初,在所有反映了這一區域的月圖中,"浪灣"一名被轉給了它[6]。1935年,浪灣與其它傳統月球名稱一道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採納[1]

古代其它的月圖製圖師也將它稱為月灣。1645年荷蘭天文學家米迦勒·弗洛倫特·范·朗倫稱它是汽海的"天主教海峽"(拉丁語:"Fretum Catholicum") ;1647年,波蘭天文學家約翰·赫維留義大利南部"聖尤菲米婭"古地名[7][8]稱它為"希波尼亞特斯灣"(Sinus Hipponiates)[9][10] [11]

描述

Thumb
帶高度調節的月球重力場變化圖(列出出傳統球面上)可看到浪灣為一小質量瘤

凸出地貌

同其它月灣一樣,浪灣是一處被凝固熔岩覆蓋的平原,其表面低於月面基準高度1.0-1.3公里[11],所覆蓋的熔岩層平均厚度接近200米,並且從東到西逐慚增加,在抵達斯塔迪烏斯隕石坑附近時,最大厚度約達1250米(測量半掩埋隕石坑所獲得的數據)[12],這一增厚區形成了一個小質量瘤,在此,重力加速度增加了0.04-0.06(1厘米/秒²)[12]

浪灣中有二座直徑60公里以上的撞擊坑:西北的厄拉多塞隕石坑以及西面的斯塔迪烏斯隕石坑。其中前一座保存完好,而後一座幾乎完全被熔岩淹沒。這是截止2015年浪灣中已命名的撞擊坑,但那裡還有許多小的無名坑和衛星坑,月灣區(特別是西部)大型的哥白尼環形山附近,密布著它的眾多次級坑,在西部一些地方構成了較為醒目的鏈坑

月灣東部和周圍山區表面穿插著數條被稱為"波得月溪"(Rimae Bode)的裂隙。月灣東南,一道長長的無名皺嶺沿邊緣平行延伸,山嶺至東南岸間地區的高度升至300米。也許,這是該山脊下形成的斷層和假想的浪灣撞擊盆地的內環特徵[13]。此外,月灣熔岩平原上的小山丘和凹陷,可能起源於火山活動[14]

火山噴發

浪灣沿岸(東、南和西南)是三處邊界模糊的寬闊暗黑區,為月球上最幽暗的區域,也是最大、最顯目的(雖然有時它們被哥白尼環形山明亮的濺射物所遮敝),其範圍達到100-150公里。它們並未擴散到月灣中,因為那裡的熔岩層覆蓋了這些暗黑的岩石並掩蓋它們的來源。根據目前的觀點,火山碎屑岩主要產生於火山爆發熔漿泉噴發,當時小型碎岩被拋射散落到數百公里外。依據日本輝夜號探測器上雷達傳感器數據反映,這些區域的地層厚度達到100-300米,局部地區超過400米。浪灣南岸的黑暗區是月球上唯一發現了(據衛星觀測)富含尖晶石礦石的區域。東部區的黑暗岩石與南面的特徵略有不同,那裡可能屬於另外一次的噴發[2]

研究阿波羅17號太空人從這些區域所取回月岩樣本,顯示這種黑色岩石富含,部分地區已被確認出是這些噴發物的來源之處,主要位於被熔岩淹沒的撞擊盆地邊緣,現在已變成了月溝或月谷[2][3]

地質史

有一種假說認為浪灣是一座已損毀的大型撞擊坑(盆地)[15][13][14]。根據這些觀點[16] [14][12],它大約形成於雨海之前或稍後一些[17]

後來在浪灣發生了火山噴發,黑暗的岩石遍布月灣四周[2][3];再後來,熔岩覆蓋了整個月灣,在晚雨海世時期形成現在的熔岩表面。古老的暗黑濺射物與熔岩的比率相當接近,因此,火山的溢流式噴發與爆炸式噴發交叉更替,在月灣中不斷形成小的火山窪地和高地以及後來熔岩覆蓋的外觀。

早在浪灣被湧出的岩漿填滿前,斯塔迪烏斯隕石坑就已存在,而厄拉多塞隕石坑的形成則在填滿之後。愛拉托遜紀後(約800億年前)哥白尼環形山出現在月灣附近,它明亮的濺射物及次級坑覆蓋了浪灣的西部區域。

地圖

浪灣及周邊地區地形圖,發布於1964年和1966年(美國空軍航圖信息中心)[1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