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第三紀的後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近紀(英語:Neogene,符號N),舊稱晚第三紀,是地質年代中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3.03±0.05百萬年,距今兩百六十萬年結束,持續了兩千一百萬年[7]。新近紀屬於顯生宙新生代,新近紀的上一紀是古近紀,有爭議的下一紀為第四紀。新近紀包括中新世、上新世。
新近紀 23.03–0百萬年前 | |
全時期平均大氣O 2含量 |
約21 Vol %[1] (為現代的105% ) |
全時期平均大氣CO 2含量 |
約280 ppm[2] (為前工業時期1倍) |
全時期平均地表溫度 | 約14℃[3] (高於現代0℃) |
古新世至上新世的主要分層 -65 — – -60 — – -55 — – -50 — – -45 — – -40 — – -35 — – -30 — – -25 — – -20 — – -15 — – -10 — – -5 — – 0 — 古新世至上新世的時間表 直軸:百萬年前 |
新近紀全球海、陸輪廓接近現今。海洋所占面積較大,陸地面積較小。現地中海沿岸,如北非阿特拉斯山區、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都曾為古地中海區,法國的西海岸、北歐地區被大西洋所占;北美西海岸南部、墨西哥灣濱海區被海洋所占。中國的東海岸在新近紀向東擴展,渤海、黃海大部還是陸地。
副地中海是阿爾卑斯山脈從水下升起後,殘留在山脈以北的水體。最大東西長約5000公里,從法國羅訥河谷開始,沿阿爾卑斯北麓向東延伸,至少延伸至鹹海一帶。副地中海在不同的時期,曾通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低地與亞得里亞海,通過希臘與愛琴海,通過伊朗西北部與波斯灣、印度洋相連通。約1300萬年前,與其他海洋隔絕,成內陸海,幾經分隔,剩下現今的鹹海、裏海、黑海、巴拉頓湖。
現今地球上較高的山脈都是新近紀形成的,如阿爾卑斯山、阿特拉斯山、喜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地殼運動引起火山噴發,太平洋東、西兩岸有大量玄武岩流。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