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雅–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簡稱CCHF),在中國稱新疆出血熱(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簡稱XHF[4][5],是一種病毒導致的傳染性疾病。

快速預覽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症狀 ...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Thumb
1969年一位感染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的男性
症狀發燒、肌肉痛、頭痛、嘔吐、腹瀉瘀點[1]
併發症肝衰竭[1]
起病年齡快速[1]
病程2週[1]
診斷方法偵測抗體、病毒RNA或病毒本身[1]
鑑別診斷登革熱Q熱[2]伊波拉出血熱[3]
治療對症治療利巴韋林[1]
預後死亡率約25%[1]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感染病學
ICD-111D49
ICD-10A98.098.0
ICD-9-CM065.0
DiseasesDB31969
Orphanet99827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關閉

症狀

此病之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痛頭痛、嘔吐、腹瀉皮膚瘀點,通常於暴露病原後2週內發病,可能造成肝衰竭等併發症。倖存者通常在發病後2週左右康復[1]

病因和診斷

克里米雅–剛果出血熱通常由咬或接觸患病的家畜來傳染,患者通常為農民屠宰場工作者。病毒也能透過體液接觸傳播。診斷則需偵測血液中的抗體、病毒RNA或病毒本身[6]。此病為一種病毒性出血熱[1]

預防和治療

預防的方式主要為預防蜱咬;目前沒有商業化的疫苗。治療主要為支持性療法利巴韋林(ribavirin)可能也有幫助。[1]

流行病學和歷史

此病分佈於非洲、巴爾幹半島、中東和亞洲,通常會以區域流行英語outbreaks(outbreak)的形式出現。[1]2013年,伊朗俄羅斯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出現了約50例患者[2]患者的死亡率介於10%到40%之間。[1]

此病症最初在1940年代發現[7],1944年至1945年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發生軍人群聚疫情,蘇聯的科學家首先識別了這個傳染病,命名為「克里米亞出血熱」,他們確定了它的病毒病因,但當時無法分離出這種病原體[8]。1967年2月,美國昆蟲與病毒學家約翰·伍德爾(John P. Woodall)等人報告了此病毒,命名為「剛果病毒」[9][10]。1973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將此病毒正式定名為「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11]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