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科研及科幻題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改造人(英語:Cyborg),又稱「生化人」或「半機器人」,是控制論有機體的簡稱,是有機體與生物機電一體化(Biomechatronic)的生物,又稱「人機融合」。該詞最早由曼菲德·克萊恩斯和內森·克萊恩於1960年所創造。不同於仿生學、生物機器人或仿生人,改造人是以無機物所構成的人造物,植入或者裝配在有機體身體內外,但思考動作均藉由有機體生物控制。通常這樣做的目的是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
在科幻小說中,改造人的形象是身上明顯安裝有人造物的人,例如DC漫畫中的超級英雄鋼骨或是《星艦迷航記》中的博格人,不過改造人也可能被描繪得更像機器人或普通人。它可能像人形機器人一樣出現,例如DC漫畫《末日巡邏隊》中的機甲人(Robotman)或《超時空奇俠》中的賽博人;或是非人形的機器人,例如《超時空奇俠》中的戴立克或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中的一些Motorball玩家;還有一些則可能會用盔甲或衣服掩蓋其機械零件,例如《星際大戰》中的達斯·維達或漫威中的迷霧騎士(Misty Knight);甚至可能具有看起來像一般人體的機械義體,如日本漫畫《攻殼機動隊》中具有全身仿生機械義體的草薙素子。在上述以及更多例子之中,改造人通常在生理或精神上都具有超出人類的能力,他們可能具有超強的力量、增強的感官能力、電腦輔助的大腦或內建的武器。
人機混合的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於科幻小說中得到了廣泛傳播。
早在1843年,愛倫·坡就曾在短篇小說《消耗殆盡的男人》中描述了一位生化改造且全身替換為人造器官的男人。
英文「Cyborg」是「Cybernetic Organism」的結合,實際上表示了任何混合了有機體與電子機器的生物。
這個名詞的普及化是紐約州羅克蘭州立醫院(Rockland State Hospital)動態模擬研究室(Dynamic Simulation Laboratory)的首席研究科學家曼菲德·克萊恩斯和一個生理儀器與電子資料處理系統的設計師內森·克萊恩在1960年提出的未來有可能出現的一種人類,該人類經過強化之後能夠在地球以外的環境中生存。因為他們覺得當人類開始進行航太的新領域時,人類與高科技機械之間的密切關係將成為必要條件,因此提出這個概念。
根據這個詞的某些定義來看,人類對即使是最基礎的科技所帶有的思維與物質方面的依賴,早已經讓我們都變成改造人了。 在一個普通案例裡如人工器官,一個配帶有心律調節器或植入式心臟復律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的人可能會被認為是改造人,因為他如果失去了那個機械的部份就無法生存下去。 而在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裡,衣物就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機械化的皮膚;人類藉由建構出一些原本在自然環境中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隱形眼鏡、助聽器、人工耳蝸或人工晶體等,讓人類能夠恢復甚至增強感官能力,以便在差異極大的各種環境中生存下去。 便條紙可以被視為一種基礎的記憶補充物,而火的控制以及農業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為了符合我們的消化過程而進行的改良,這讓兩者間的分界更糢糊了。 不過大部分的定義都只考慮那些在工業革命之後才可能出現的科技,尤其是存在於人體之內的。
該術語還用於抽象地描述人與科技的混合,這不僅包括常用的科技產品,例如電話、電腦、網路等,還包括可能不被普遍認為是科技的產物,例如筆和紙、以及語音和語言。當使用這些技術進行擴充並在其他時間和地點與人們進行交流時,一個人將變得比以前更有能力,例如電腦透過使用網際網路協定來與其他電腦連結使其增強能力。控制論技術包括高速公路、管道、電線、建築物、發電廠、圖書館和我們幾乎不注意到的其他基礎設施,但這是我們所研究的控制論的關鍵。
在於人體內部的人工器官和像衣服等隨身道具外,中間還有一個灰色地帶便是構成了當時人生活一部分的輔具和義肢。
因為其定義可能包括了某些使用了生物組織和基因的仿真機器人和生物電腦,所以在定義上有爭論的餘地,最明顯就是《魔鬼終結者》中,T系列既有部分被認為是改造人,另一部分是完全機械的仿生人,可是在故事世界都一律被視為機器人。反之在《攻殼機動隊》中,有很多完全義體人只有腦部的有機部分是人類,但不只是堅持自己是人類,而且還要堅持腦部本來的國籍和身分認同,並且在故事中被一般人認可和各國在法律上符合其對本國國民的定義。而伴隨納米記憶技術及大腦仿真技術的發展,[2]改造人裡面的人類大腦或可由無機物構成的納米記憶細胞與仿真大腦(Bionic brain)局部或全面代替(或涉及意識上傳),[3]從而進一步打破改造人與機器人之間的界限。
在女性主義者唐娜·哈拉維(Donna Haraway)的論述裡,改造人變成了一種尋找出打破自然/文化界線之方法的隱喻。她示範說期望把這兩者分離是如何變得越來越困難,並試圖利用這種界線上的混淆來創造一種新的政治行動路線。這種思想被稱為改造人理論(Cyborg Theory)。(要注意的是,在哈拉維的論述中,Cyborg實際上指的是一種介於有機體/機械的生命體,以「改造人」來翻譯並不準確,無法完整表達出哈拉維原文中的義涵。)
《改造人》是一本由馬汀·凱丁(Martin Caidin)在197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後來被改編成1970年代的電視影集《無敵金剛009》(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
有本書名叫《改造人:在可穿式電腦年代中的數位命運與人類可能性》(Cyborg: Digital destiny and human possibility in the age of the wearable computer)由雙日出版社(Doubleday)於2001年出版。該書的某些觀點後來被收入35釐米紀錄片《Cyberman》中。
|
|
C-Leg是一款由電腦控制的假腿,通過模仿穿戴者截肢之前的步態,可以達成比一般假肢更自然的行走效果。[4]OPRA Implant System功能也類似,[5]並且還有讀取中樞神經系統信號的e-OPRA手臂版本。[6][7]
現在有人工耳蝸、視覺假體,都是給人提供一種本來沒有或缺失的知覺,也可以認為是改造人。各種腦植入物可以用來治療大腦損傷和精神障礙,替代損壞的部分工作,或者刺激一些部位恢復功能。1997年,患閉鎖綜合症的越戰老兵Johnny Ray同意醫生安裝電極,重獲了肢體的部分控制。[8]改造人的應用範圍遠不止恢復缺失的功能:有人植入磁鐵,獲得對金屬的特殊觸覺,或是採用一些腦植入物,將四原色視覺、聲納等感知轉換為電刺激。[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