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在1918年10月奧匈帝國解體後出現。這個新的國家大部分的領土居住著捷克人斯洛伐克人 ,但也包括一些地區,其中大部分人口為外國人,特別是德國人(22.95%),其人口數量多於該國的第二民族斯洛伐克人[1], 匈牙利人 (5,47 %) 和 魯賽尼亞人 (3,39 %)。這個新的國家包括了波希米亞的全部領土,但其邊界與德語和捷克語的語言邊界並不一致。儘管在成功的經濟基礎上初步建立了有效的代表機構,但20世紀30年代日益惡化的國際經濟形勢造成了其國內日益嚴重的民族矛盾。在鄰國德國興起的國家社會主義煽動下,捷克人和德國人之間的爭端造成了《慕尼黑協定》規定的領土喪失以及隨後在1938年秋天發生的事件,這使第一共和國最終結束。

獨立

Thumb
托馬斯·馬薩里克 結束流亡回國

根據1918年5月簽署的《匹茲堡協定》,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宣言在華盛頓完成[2],在1918年10月18日,在巴黎由捷克斯洛伐克國家議會英語Czechoslovak National Council發表,簽署人為托馬斯·馬薩里克米蘭·雷斯提斯拉夫·什特凡尼克愛德華·貝奈斯。並於10月28日在布拉格宣布獨立。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數個有著不同的歷史,政治和經濟傳統的民族和地區被融合進了新的國家的結構中。在這樣的困境中,捷克斯洛伐克建立起了民主制度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1918年11月14日,新建立的國民議會接管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初權利。由於領土界限不確定,舉行選舉的不可能性,臨時國民議會是在1911年的奧地利帝國議會選舉基礎上增加54名斯洛伐克代表而建立的。少數民族沒有代表,匈牙利人仍然忠於匈牙利王國 。

1918年11月12日,捷克斯洛伐克的德裔人民根據威爾遜總統自決原則宣布成立了存在時間很短的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旨在與德國統一。

國家議會選舉了托馬斯·馬薩里克為他們的首任總統,卡雷爾·克拉馬日英語Karel Kramář為首任總理,領導臨時政府,並起草了臨時憲法

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捷克斯洛伐克派出了由克拉馬日和貝奈斯,分別為捷克斯洛伐克臨時政府的總理,外交部長領導的代表團。會議同意建立包含歷史悠久的波希米亞王國(包括波希米亞摩拉維亞西里西亞)、斯洛伐克和喀爾巴阡魯塞尼亞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與羅塞尼亞的結合使捷克斯洛伐克擁有了與羅馬尼亞的共同邊界,後者是對抗匈牙利的重要盟友。為了解決英國代表團所關切的問題,即把完全由德國人居住的地區併入新的國家中這一行為違反了自決原則,捷克代表團向會議提出了一份備忘錄,其中載有對德國人居住地區的虛假陳述。德國或奧地利代表團沒有出席會議。此外,備忘錄還提出了瑞士聯邦作為新國家憲法的範本,但這在新國家並沒有實現。[3]

1919年三月[4],有報道稱:

  • 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斷絕了外交關係。
  •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布拉格聲稱,奧地利和薩克森密謀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爭論的焦點是說德語的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地區(後來被稱為蘇台德地區)的歸屬問題;那裡的的講德語的居民已經宣布他們是奧地利的一部分,並且如果這被阻止,他們會要求被薩克森和德意志共和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想要保住這個地區,因為那裡有許多寶貴的礦藏。捷克斯洛伐克派遣捷克軍隊進入德國地區,以阻止混亂。維也納出版社(Vienna press)刊登了捷克軍隊在該地區開槍射殺德國人的報道,包括在卡丹的15-20人,在埃格爾的3人,以及在卡爾斯巴德的2人。在此期間,大約在3月1日,奧地利的國防部長赫爾·邁爾(赫爾·邁爾是埃格爾人)前往埃格爾,在穿越邊境後在格雷茨恩被捕,但被允許繼續前往埃格爾。兩天後,他經謝爾丁進入德國,又經雷根斯堡和帕紹乘火車回到維也納。

1920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軍隊打破了先前與波蘭的協議,越過了分界線,並以武力占領了扎奧爾傑,那裡60%的人口是波蘭人,而捷克人只有25%。經過短暫的戰鬥,他們在捷克斯洛伐克占領的奧爾扎河以西地區達成了停火協議。捷克人對盧莎蒂亞的要求被拒絕了,盧莎蒂亞在三十年戰爭之前一直是波西米亞王國的一部分。

Remove ads

政治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憲法(Czechoslovak Constitution of 1920)建立了議會制代議民主制,每個代表的選民相對較少。 這導致了各種各樣的沒有明確的先鋒或領導政治實體的政黨的出現。

托馬斯·馬薩里克在1920年大選中當選為該國第一位總統,他的領導促進了國家的團結。 由五個捷克斯洛伐克政黨組成的聯盟,被稱為Pětka英語Pětka,一直是政府的骨幹力量。 總理安東尼·斯維拉英語Antonín Švehla在192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領導著Pětka,並設計了一種一直使用到到1938年的聯合政治模式。馬薩里克在1925年和1929年再次當選總統,直到1935年12月14日因身體不好而辭職。 他由愛德華·貝奈斯接任。

Thumb
192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

貝奈斯曾從1918年到1935年擔任捷克斯洛伐克的外交部長並創造了聯盟的系統,確定了共和國直到1938年的國際立場。作為一個有西方民主取向的政治家,貝奈斯嚴重依賴國際聯盟作為戰後的國家現狀和新成立的國家的安全的擔保人。1921年,他與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簽訂了《小協約》,以對抗匈牙利復仇主義哈布斯堡王朝的復辟。

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導人需要協調國家內的多種文化。從1928年到1940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劃分為四個「土地(Lands)」(捷克語:「země」,斯洛伐克語:「krajiny」),分別是波希米亞,莫拉維亞-西里西亞,斯洛伐克和喀爾巴阡山。雖然1927年為波希米亞、斯洛伐克和魯塞尼亞設立了議會,但其管轄範圍僅限於根據當地需要調整中央政府的法律法規。少數民族得到特別保護;在少數民族占人口20%的地區,少數民族成員在日常生活、學校和與當局打交道時都享有充分的使用他們民族的語言的自由。從1926年開始,德國各政黨也加入了政府,而支持匈牙利民族統一主義的匈牙利各政黨從未加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但也沒有公開反對它。

Remove ads

衝突升級

由於捷克斯洛伐克的集權政治結構,民族主義在非捷克民族中興起,並形成了幾個目的是擴大政治自治的政黨和運動。由安德烈·赫林卡領導的斯洛伐克人民黨就是一個例子。

1933年,當德國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上台時,對德國侵略的恐懼在中歐東部蔓延開來。貝奈斯忽略了一個在歐洲中部的更強大的同盟的可能性,仍然忠實於他的西方政策。然而,他確實尋求蘇聯的參與,以使法國加入聯盟。(貝奈斯早些時候對蘇維埃政權的態度一直是謹慎。)1935年,蘇聯與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簽署了條約。從本質上講,這些條約規定,蘇聯將向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援助,但前提是法國先提供援助。希特勒本人在1937年曾對他的外交部長馮·紐拉斯和高級軍事官員說過,他打算吞併波希米亞和奧地利,並對驅逐兩百萬捷克人和最終消滅捷克民族的必要性說了一句含糊不清的話[5]

Thumb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的語言地圖(約1930年)。

在捷克斯洛伐克有很多德國少數民族,大部分住在蘇台德。


他們要求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自治,聲稱他們受到國家政府的壓迫。這場運動的政治工具是由康拉德·亨萊因領導並由納粹資助的新成立的蘇台德德意志人黨[來源請求]在1935年的議會選舉,SdP意外成功,獲得超過2/3的蘇台德的德裔人的投票。這使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外交關係惡化。1938年3月28日,希特勒在柏林會見了亨萊因,並命令他提出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無法接受的要求。4月24日,SdP發布了卡爾斯巴德計劃,要求蘇台德地區的自治和宣揚納粹意識形態的自由。如果這些要求得到滿足,蘇台德就可以與納粹德國結盟。

1938年9月17日希特勒下令成立蘇台德德意志自由軍團,一個準軍事組織去接管Ordnersgruppe,一個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德裔人民的組織,其在前一天因為牽涉到大量的恐怖主義活動而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解散。該組織得到德國當局的庇護、訓練和武裝,並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進行越境恐怖主義行動。依賴於公約中侵略戰爭的定義,捷克斯洛伐克的總裁愛德華·貝奈斯[6] 和流亡政府[7] 後來將1938年9月17日視為未宣戰的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戰爭的開始。當時的捷克憲法法院英語Constitutional Court of the Czech Republic也假定了這一觀點[8]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引用

參考書目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