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賈·拉維·瓦爾馬
印度艺术家(1848—190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賈·拉維·瓦爾馬(英語:Raja Ravi Varma,發音:[ɾaːdʒaː ɾɐʋi ʋɐrm(ː)ɐ];1848年4月29日—1906年10月2日[3][4])是印度畫家和藝術家。他被認為是印度藝術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是歐洲學院藝術與純粹的印度情感及肖像學相融合的最佳範例。他被稱為印度第一位現代藝術家。[來源請求]特別為人稱道的是,他向公眾提供平價的石版畫,這極大地提高了他作為畫家和公眾人物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的石版畫增加了普通人對美術的參與,並提升了普通人群的藝術品味。此外,他對印度教神靈的宗教描繪,以及涉及印度史詩和往世書的作品,都受到了廣泛讚譽。他是默勒布勒姆縣以前帕拉帕納德的王室成員。
拉賈·拉維·瓦爾馬 Raja Ravi Varma | |
---|---|
![]() 拉賈·拉維·瓦爾馬在1890年代 | |
出生 | [1][2] 特拉凡哥爾基利馬諾爾(今喀拉拉邦特里凡得琅) | 1848年4月29日
逝世 | 1906年10月2日 英屬印度特拉凡哥爾阿特廷格阿爾 | (58歲)
別名 | 基利馬諾爾的科伊爾·坦普蘭(Koil Thampuran of Kilimanoor)、拉維·瓦爾馬·科伊爾·坦普蘭(Ravi Varma Koil Thampuran) |
母校 | 特里凡得琅大學學院 |
職業 | 畫家、藝術家 |
知名作品 |
|
配偶 | 普魯魯塔蒂·蒂魯納爾·馬哈普拉巴·坦普拉蒂(Pooruruttathi Thirunal Mahaprabha Thampuratty) |
獎項 | 印度皇帝勳章 |
簽名 | |
![]() |
拉賈·拉維·瓦爾馬與現今印度喀拉拉邦的特拉凡哥爾王室有密切關係。在他晚年,他有兩個外孫女被王室收養,現在的特拉凡哥爾王室就是由她們的後代構成的,包括最近的三位摩訶羅闍(巴拉拉馬·瓦爾馬三世、馬爾坦達·瓦爾馬三世和拉馬·瓦爾馬七世)。[5]
個人生活
拉賈·拉維·瓦爾馬出生於昔日的特拉凡哥爾土邦(今喀拉拉邦)[6]基利馬諾爾宮的一個貴族家庭,稱為馬哈·拉賈·拉吉亞·什里(南印度貴族前綴)拉維·瓦爾馬,基利馬諾爾的科伊爾·坦普蘭。該家族200多年來一直為母系的特拉凡哥爾王室公主們提供配偶。羅闍頭銜是殖民地總督兼印度總督寇松勳爵授予的個人頭銜。[6]


拉維·瓦爾馬的母親烏瑪·安巴巴伊·坦普拉蒂(Uma Ambabayi Thampuratty)屬於男爵家族,該家族統治著特拉凡哥爾王國內的基利馬諾爾封建莊園。她是一位頗有才華的詩人和作家,她的作品《帕爾瓦蒂·斯瓦亞姆瓦蘭》(Parvati Swayamvaram)在其死後由瓦爾馬出版。拉維·瓦爾馬的父親埃祖馬維爾·尼拉坎坦·巴塔蒂里帕德(Ezhumavil Neelakanthan Bhattatiripad)是梵語和阿育吠陀學者,來自喀拉拉邦的埃爾納古勒姆。拉維·瓦爾馬姊妹三人,有一個弟弟名叫C·拉賈·拉賈·瓦爾馬(生於1860年),還有一個妹妹名叫曼加拉·巴伊。他弟弟也是一位畫家,一生都與拉維·瓦爾馬密切合作。[來源請求]
1866年,18歲的瓦爾馬被包辦婚姻,娶了12歲的巴吉爾蒂·巴伊(Bhageerthi Bayi,全名普魯魯塔蒂·納爾·巴吉爾蒂·巴伊·坦普拉蒂 (Pooruruttati Nal Bhageerathi Bayi Thampuratty)),她是特拉凡哥爾王國另一個主要封地馬韋利克卡拉的王室成員。值得注意的是,馬韋利克卡拉王室是特拉凡哥爾王室的一個分支。巴吉爾蒂是姐妹三人中最小的一個,她的兩個姐姐都於1857年被特拉凡哥爾王室收養,以延續血統。她們被稱為阿特廷格阿爾的大小拉尼(Rani),她們的後代獲得了特拉凡哥爾王位的繼承權。因為拉維·瓦爾馬與巴吉爾蒂的婚姻,他與王室的關係變得非常密切。他的孩子(因為他們屬於母親的家族)出生時就是皇室成員。這場婚姻是由父母以印度人特有的方式安排的,但和諧而成功。夫婦倆共有五個孩子,兩兒三女。他們的大兒子喀拉拉·瓦爾馬(Kerala Varma,1876年出生)患有精神疾病。他終生未婚,並最終於1912年自殺。小兒子拉馬·瓦爾馬(Rama Varma,1879年出生)繼承了父親的藝術天賦,就讀於孟買J·J爵士應用藝術學院。他娶了德萬的妹妹(或姐姐)高里·昆賈瑪(Gowri Kunjamma),並生育了七個孩子。[來源請求]
拉維·瓦爾馬和巴吉爾蒂·巴伊的三個女兒是馬哈普拉巴·阿馬(Mahaprabha Amma,她出現在瓦爾馬兩幅最著名的畫作中)、烏瑪·阿馬(Uma Amma,隨了瓦爾馬母親的名字)和切里亞·科查馬(Cheria Kochamma)。公元1900年,特拉凡哥爾王室再次面臨繼任危機。為了繼承血統,巴吉爾蒂的兩個姐姐被王室收養,但她們均未能如願產下繼承人。她們共有六個孩子,但只有兩個存活下來,而且都是男孩(他們後來也意外去世而未留子嗣)。根據瑪魯瑪卡塔亞姆母系制度,只能通過女性來繼承王位,所以必須要進行收養。根據傳統,會同時收養王室分支的兩個女孩。根據不尋常且獨特的瑪魯瑪卡塔亞姆繼承制度,她們會被指定為阿特廷格阿爾的大小拉尼,並將特拉凡哥爾的王位繼承權賦予他們的後代。[來源請求]
瓦爾馬的兩個外孫女注定要獲得這一榮譽,主要原因是她們是現任阿特廷格阿爾的拉尼最近的母系(同族)親屬。1900年8月,馬哈普拉巴的長女拉克希米·巴伊(Lakshmi Bayi,5歲)和烏瑪的長女帕爾瓦蒂·巴伊(Parvati Bayi,4歲)被特拉凡哥爾王室收養。正式收養她們的是她們仍在世的外祖母巴拉尼·蒂魯納爾·拉克希米·巴伊。收養後不到一年她就去世了,然後這兩個女孩分別被任命為阿特廷格阿爾的大小拉尼。她們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兩位門當戶對的貴族家庭的紳士。1912年,小拉尼塞圖·帕爾瓦蒂·巴伊生下了期待已久的繼承人,那天剛好是她16歲生日的第二天。巧合的是,她丈夫是拉賈·拉維·瓦爾馬的侄孫,屬於基利馬諾爾。這個嬰兒就是後來的大君奇提拉·蒂魯納爾,也是最後一位特拉凡哥爾大君。他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後來的大君馬爾坦達·瓦爾馬三世)和一個妹妹卡爾西卡·蒂魯納爾·拉克希米·巴伊。卡爾西卡·蒂魯納爾是拉馬·瓦爾馬七世的母親,而拉馬·瓦爾馬七世就是自2013年起在位的大君。同時,大拉尼(塞圖·拉克希米·巴伊,馬哈普拉巴·阿馬的女兒,1924至1931年攝政)也在1923和1926年生下兩個女兒。[來源請求]
因此,特拉凡哥爾現有的整個王室都是拉賈·拉維·瓦爾馬的後裔。在其皇室後裔中,出名的有作家阿斯瓦蒂·蒂魯納爾·高里·拉克希米·巴伊和史瑞庫馬爾·瓦爾馬、藝術家魯米尼·瓦爾馬和古典音樂家阿斯瓦蒂·蒂魯納爾·拉馬·瓦爾馬。[來源請求]
在拉維·瓦爾馬57歲生日前後,他宣布決定接受三亞撒(Sanyasa),並在60歲時退休。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因拉賈·拉賈·瓦爾馬(Raja Raja Varma)的去世而悲痛不已,也忍受著糖尿病的痛苦,並因此於1906年10月2日去世。[7]
藝術生涯
瓦爾馬曾受到下一任特拉凡哥爾大君艾伊利亞姆·蒂魯納爾的光顧,並從此後開始接受正式培訓。[8]他在馬杜賴學習了繪畫的基礎知識。後來,他接受了拉馬·斯瓦米·奈杜(Rama Swami Naidu)的水彩畫培訓,並勉強接受了英國肖像畫家西奧多·詹森(Theodore Jenson)的油畫培訓。[9]

英國行政官埃德加·瑟斯頓在推動瓦爾馬和他弟弟的事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0]瓦爾馬於1873年在維也納舉辦了畫展並獲獎,之後獲得了廣泛讚譽。瓦爾馬的畫作還被送往1893年的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並獲得了三枚金獎。[11]他走遍印度,尋找主題。他經常以他認為美麗的印度女性作為印度教女神的模特。拉維·瓦爾馬特別出名的繪畫題材是,描繪《摩訶婆羅多》中杜尚塔和沙昆塔拉,以及那拉和達馬揚蒂的故事情節。拉維·瓦爾馬所表現的神話人物,已經成為印度史詩想像的一部分。他經常因風格過於浮誇和感傷而受到批評,但其作品在印度仍然很受歡迎。他的許多精美畫作都收藏在拉克希米·維拉斯宮。[12]
拉賈·拉維·瓦爾馬出版社

顯然是在特拉凡哥爾當時的德萬(總理)T·瑪達瓦·饒的建議下,拉維·瓦爾馬於1894年在孟買的加特科帕爾開設了一間石版印刷出版社,後於1899年將其轉移到馬哈拉施特拉邦洛納瓦拉附近的馬拉夫利。該出版社製作的版畫內容大多是印度教各神祗,其場景主要改編自《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和《往世書》。這些版畫非常受歡迎,多年來一直持續印刷了數千張,甚至一直持續到1906年拉維·瓦爾馬去世之後。[來源請求]
拉維·瓦爾馬出版社是當時印度最大、最具創新性的出版社。該出版社由拉維的弟弟拉賈·瓦爾馬管理,但在他們的管理下,商業上不太成功。到1899年,出版社負債纍纍;1901年,出版社被賣給了他來自德國的印刷技術員弗里茨·施萊歇爾(Fritz Schleicher)。施萊歇爾繼續印刷拉維·瓦爾馬的版畫,但後來聘請了其他藝術家創作新的設計。施萊歇爾還擴大了出版社的產品範圍,引入了商業和廣告標籤。在施萊歇爾及其繼任者的管理下,出版社一直很成功。但1972年的毀滅性火災燒毀了整個工廠。拉維·瓦爾馬的許多原始平版印刷品也在大火中毀於一旦。[13]
榮譽

1904年,總督寇松勳爵代表英皇授予瓦爾馬凱撒-艾-欣德勳章。為了紀念他,在喀拉拉邦的馬韋利克卡拉還成立了一所美術學院。基利馬諾爾的拉賈·拉維·瓦爾馬高中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印度各地還有許多文化組織都以他的名字命名。2013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水星上的瓦爾馬隕石坑。[14]考慮到他對印度藝術的巨大貢獻,喀拉拉邦政府設立了拉賈·拉維·瓦爾馬獎,每年頒發給在藝術和文化領域表現卓越的人。[15]
- 在他逝世65周年之際,印度郵政發行了一枚紀念郵票,描繪了拉維·瓦爾馬和他的名畫《達馬揚蒂與天鵝》(Damayanti and Swan)。
評價
拉賈·拉維·瓦爾馬有時被認為是印度第一位現代藝術家,因為他能夠將西方美學與印度肖像學相結合。印度藝術史學家和評論家吉塔·卡普爾寫道:
拉維·瓦爾馬是無可爭議的印度現代藝術之父。他既天真又雄心勃勃,為後來的同胞展開了一些具體問題的辯論,如:通過專業敏銳度來定義個人天才,測試具有特殊效果的文化適應模式,嘗試歷史角度的圖畫敘述等。[16]
同樣,巴羅達大學的藝術家古拉姆·穆罕默德·謝赫也將拉維·瓦爾馬描述為現代藝術家。在他的文章《拉維·瓦爾馬在巴羅達》(Ravi Varma in Baroda)中,謝赫將瓦爾馬稱為建立印度現代藝術的關鍵人物,並說道:「印度當代藝術的故事,在拉維·瓦爾馬進入後,就再也不一樣了。他幾乎在每個方面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記。」謝赫和卡普爾一樣,稱讚拉維·瓦爾馬對印度與西方的美學與技術的融合,並將他與印度現代主義者南達拉·玻色相提並論。[17]
然而,對拉維·瓦爾馬的評價也存在爭議。巴羅達學派藝術家和藝術史學家拉坦·帕里穆對拉維·瓦爾馬的評價並不高,貶稱他庸俗,並稱瓦爾馬的作品在精神上不如民間藝術和部落藝術真實。他認為拉維·瓦爾馬應對流行藝術的「粗俗」負責,將瓦爾馬的作品與日曆藝術和電影中流行畫面的艷麗色彩和性感相提並論。[18][19]
儘管對拉維·瓦爾馬的評價頗具爭議,但他仍然是印度現代和當代藝術家的重要人物。例如,現代藝術家納里尼·馬拉尼在其視頻裝置《求同存異》(Unity in Diversity)中重現了拉維·瓦爾馬的《音樂家銀河》,來質疑拉維·瓦爾馬的理想民族主義。[20]同樣,當代藝術家普什帕馬拉·N以自己為主題,重新創作了幾幅拉維·瓦爾馬的畫作,來解構拉維·瓦爾馬對女神和印度女人的理想化描繪。
許多組織都通過節目來紀念他,並以他的名義頒獎。每年都會舉辦為期兩天的蘭吉辛大君蓋克瓦德藝術節(The Maharaja Ranjitsinh Gaekwad Festival of Arts),在古吉拉特邦巴羅達拉克希米·維拉斯宮的杜巴大廳(Durbar Hall)紀念他。[21][22]視覺藝術領域的拉賈·拉維·瓦爾馬卓越獎(Raja Ravi Varma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he Field of Visual Arts)在該藝術節期間頒發。賈揚特·帕里克是第一個獲獎者。[23][24]
主要作品列表
下面是拉維·瓦爾馬的傑出作品列表。在他誕辰150周年的紀念日,Google藝術與文化在線發布了他的300多件作品供大家欣賞。[25]
- 《莫希尼玩球》(Mohini playing with a ball)
- 《雅首達與克里希那》(Yashoda and Krishna)
- 《鄉村美女》(Village Belle)
- 《陷入沉思的女士》(Lady Lost in Thought)
- 《達馬揚蒂對天鵝言語》(Damayanti Talking to a Swan)
- 《樂團》(The Orchestra)
- 《阿周那與須跋陀羅》(Arjuna and Subhadra)
- 《心碎》(The heartbroken)
- 《斯瓦拉巴特演奏者》(Swarbat Player)
- 《沙昆塔拉》(Shakuntala)
- 《大使克里希那神》(Lord Krishna as Ambassador)
- 《羅波那打傷主羅摩的鳥信徒闍吒優私》(Jatayu, a bird devotee of Lord Rama is mauled by Ravana)
- 《因陀羅耆特的勝利》(Victory of Indrajit)
- 《乞丐一家》(A Family of Beggars)
- 《彈斯瓦拉巴特的女人》(A Lady Playing Swarbat)
- 《在寺廟布施的女人》(Lady Giving Alms at the Temple)
- 《主羅摩征服伐樓拿》(Lord Rama Conquers Varuna)
- 《帕魯馬拉的格瓦格斯·格雷戈里奧斯》(Gheevarghese Mar Gregorios of Parumala)
- 《奈爾女人》(Nair Woman)
- 《浪漫情侶》(Romancing Couple)
- 《黑公主怕見木茶花》(Draupadi Dreading to Meet Kichaka)
- 《福身王與貞信》(Shantanu and Matsyagandha)
- 《沙昆塔拉給杜尚塔國王寫情書》(Shakuntala Composing a Love Letter to King Dushyanta)
- 《智者漢和的隱居處中的女孩(里士-坎亞)》(Girl in Sage Kanwa's Hermitage (Rishi-Kanya))
- 《特拉凡哥爾的巴拉尼·蒂魯納爾·拉克希米·巴伊》(Bharani Thirunal Lakshmi Bayi of Travancore)
- 《斯里·沙姆卡·蘇布拉馬尼亞·斯瓦米》(Sri Shanmukha Subramania Swami)
- 《執扇的女人》(Woman holding a fan)
- 《騎馬的邁索爾國王3D畫》(3D painting of the Mysore king on a horse,在邁索爾王宮展出)
畫廊
在流行文化中
J·薩西庫馬爾於1997年製作了一部關於這位藝術家的印度電視紀錄片《拉賈·拉維·瓦爾馬》。它由印度電影部製作。[26][27]
《摩羯迷霧》是2011年一部印度馬拉雅拉姆語浪漫劇情片,由列寧·拉金德蘭執導,桑托什·西萬飾演瓦爾馬,影片圍繞著瓦爾馬的畫作《烏爾瓦希·普魯拉瓦斯》(Urvashi Pururavas)。[28]2014年印度印地語電影《激情的顏色》探索了瓦爾馬畫作背後的靈感,蘭迪普·胡達扮演該畫家。[29]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