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柱[1](泰語:หลักเมือง 發音:[làk mɯ̄ə̯ŋ];皇家轉寫:Lak Mueang),是泰國人崇拜的柱狀物體,頂端雕成蓮花狀,源自婆羅門教的濕婆林伽石柱。泰國各府的大小城市都建有供奉國柱神(泰語:เจ้าพ่อหลักเมือง,羅馬化:Chaopho Lak Mueang)的國柱神廟(泰語:ศาลหลักเมือง,羅馬化:San Lak Mueang),等同於城市守護神,或華人崇拜的城隍。
在城市樹立國柱的做法源自婆羅門教儀式。按照婆羅門教傳統,建立城池時要先在土地上樹立一根木柱,取自阿勒勃或粉花決明等名貴樹種。古代高棉人以陰莖形狀的林伽石柱作為濕婆神的形象和王權象徵,安置在國都和各處勐的城區中。這些石柱在台語民族民間信仰中是國家或城市的最高鬼神[1]。
泰國的曼谷、宋卡、北欖、帕巴登、差春騷府、莊他武里府、碧差汶府,柬埔寨的馬德望省是較早建有國柱廟的地區。曼谷和宋卡的國柱廟是拉瑪一世統治時期建造。曼谷國柱廟建於1782年4月21日。北欖和帕巴登是在拉瑪二世時期建造,差春騷、莊他武里、馬德望的國柱廟是在拉瑪三世時期建造。拉瑪四世又在曼谷建造了第二個國柱。之後到1944年才有新的國柱建成,是因當時的鑾披汶·頌堪政權計劃遷都碧差汶府,所以在當地建造國柱廟。1992年,泰國內政部下令全國各府皆需建造國柱廟;但到2010年,仍有不少府分未修國柱廟[2][3]。
國柱廟的建築風格多種多樣,如在華裔較多的府分,當地的廟即是中式風格,如宋卡、北欖、益梭通。黎逸的國柱建在城區湖中島的泰式亭子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