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托爾布欣(俄語: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олбухин,1894年6月16日—1949年10月17日),蘇聯軍事家,政治家,戰時第七個晉升蘇聯元帥 。他是唯一一位死後才獲追授蘇聯英雄稱號的蘇聯元帥[1]。
托爾布欣出生在莫斯科東北部的小城——雅羅斯拉夫爾一個農民家庭,並在教會學校裡上學[2]。1912年,他從聖彼得堡商學院畢業,後在聖彼得堡擔任會計師[3]。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托爾布欣應召入伍,曾在騎兵部隊裡服役參戰,1915年被送到准尉學校中學習。1916年,畢業後在西北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先後任連長、營長。上尉軍階。在此期間,他因英勇作戰而獲授予三級聖安娜勳章及三級聖斯坦尼斯勞斯勳章,而且多次受到嘉獎[1]。
1918年8月,托爾布欣在其家鄉加入紅軍。他先在雅羅斯拉夫爾的桑德列夫斯基及沙戈茨基的軍事委員會中供職。1919年,他從參謀學校中畢業,隨即投入了俄國內戰的戰鬥中-在北部和西部戰線中參與各級參謀工作。他歷任師副參謀長、參謀長、集團軍司令部作戰處處長[1]。
在此期間,他與凱瑟琳·伊萬諾夫(Catherine Ivanovna)結了婚,並誕下一個女兒-塔蒂亞娜。此場婚姻僅維持了一年。
1921年,托爾布欣參與鎮壓喀琅施塔得起義,以及卡累利阿一帶對芬蘭的軍事行動。
1923年,托爾布欣在諾夫哥羅德與貴族出身的Tamara Evgenievna Bobylev結婚。
兩次大戰之間,托爾布欣歷任第56步兵師參謀長(1922年6月起)、第167步兵團團長(1929年1月起)、第19軍參謀長(1930年11月起)等。在這時期,托爾布欣多次進修,先後兩次參與高級指揮人員進修班(1927年及1930年)。1934年,他從伏龍芝軍事學院中畢業。
1937年9月,正值蘇聯大清洗時期,托爾布欣在擔任多個參謀職位後,獲任為基輔特別軍區下屬的第72步兵師師長。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展開巴巴羅薩計劃[5]。當時,托爾布欣仍為外高加索軍區(戰時為外高加索方面軍)參謀長[6]。外高加索方面軍在1941年12月改名為高加索方面軍。
1942年1月,托爾布欣再調任克里木方面軍(由高加索方面軍改成)參謀長,參與了刻赤半島戰役的策畫。由於他不同意派駐方面軍的大本營代表列夫·扎哈洛維奇·麥赫利斯的指揮,故在1942年3月,刻赤半島戰役開始前,被撤去參謀長職務。
1942年5月,托爾布欣獲起用為史達林格勒軍區副司令。1942年7月,任史達林格勒方面軍下屬的第57集團軍司令[3][7]。第57集團軍在其指揮下,參與了史達林格勒保衛戰[8]。在紅軍城以南地域設防,艱苦奮戰達3個多月,予德軍重大殺傷,並打破了德軍從南方突破史達林格勒的一切嘗試。1942年11月下半月在頓河方面軍突擊集團編成內參加史達林格勒城下圍殲德軍的戰役。[9]。由於該軍在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時表現突出,托爾布欣獲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大將讚揚其指揮策劃能力和英勇[10]。1943年1月19日晉升中將。
史太林格勒戰役完結後,托爾布欣在1943年2月從第57集團軍調至西北方面軍,短暫擔任了第68集團軍司令,參與了列寧格勒方面的行動[11]。
1943年3月,托爾布欣再被調職至南方面軍(由史達林格勒方面軍重組而成),接替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上將任方面軍司令員[12]。1943年4月晉升上將。該方面軍在其指揮下參與了米烏斯河戰役(1943年7-8月)、頓巴斯攻勢(1943年8-9月)[13]、梅利托波爾攻勢(1943年9-11月)、下第聶伯河攻勢(1943年8-12月)[14]等。
1943年9月12日,托爾布欣因頓巴斯戰役的戰功而被晉升為大將。
南方面軍在10月20日改名為烏克蘭第4方面軍,協助已晉升為大將的馬利諾夫斯基所統領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由西南方面軍改名而成)進行第聶伯河-喀爾巴阡山脈攻勢。該部與獨立沿海軍團及黑海艦隊聯合作戰,切斷了德國第17軍團的退路,並突破了莫洛奇納亞河德軍「東方壁壘」南段陣地,把戰線推進至第聶伯河下游和克里木地峽[15]。
其後,烏克蘭第4方面軍在1944年4月發起了克里米亞攻勢,擊敗德軍第17軍團,解放了克里米亞半島及塞瓦斯托波爾[16]。
1944年5月,托爾布欣接替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大將,調任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司令。8月,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在托爾布欣指揮下,與馬利諾夫斯基大將指揮之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對德國及羅馬尼亞軍發起了雅西-奇西瑙攻勢,攻入了巴爾幹及解放了羅馬尼亞的大部分,導致德軍南方戰線大崩潰。此役觸發羅馬尼亞國王米哈伊一世發動政變,罷免羅馬尼亞總理揚·安東內斯庫,令羅馬尼亞脫離軸心國,加入同盟國[17]。
1944年9月12日,在其以前的上司馬利諾夫斯基晉升為蘇聯元帥的兩天後,托爾布欣也獲得了蘇聯元帥軍階,成為第七個戰時晉升蘇聯元帥 。
1944年9月起任盟國對保加利亞管制委員會主席。
隨即,在9月14日,托爾布欣率部與馬利諾夫斯基發起貝爾格勒攻勢,攻擊在蘇瓦普拉尼納地區的德國E集團軍和在大摩拉瓦河以東的德國F集團軍。[[18]。蘇軍在是次攻勢中聯同南斯拉夫遊擊隊和保加利亞軍隊,掃蕩了南斯拉夫東部地區,並在10月20日攻佔了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19]
1944年12月,在占領貝爾格勒後的,烏克蘭第三方面軍轉往匈牙利,加入布達佩斯攻勢。12月26日,紅軍包圍了由德意志國防軍及匈牙利軍防守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經過多月的血腥戰鬥,剩餘的守軍在1945年2月13日最終向蘇軍投降[20] 。
1945年3月6日,德軍發起春季覺醒行動,攻擊托爾布欣的烏克蘭第三方面軍,以收復布達佩斯[21]。托爾布欣成功地組織了所部與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軍團協同作戰,採取「防守反擊」的戰術,成功擊敗了由約瑟夫·迪特里希上將指揮的德國黨衛軍第6坦克集團軍[22]。 此役的成功,促使了維也納攻勢的開展[23]。3月16日,托爾布欣發起全面反攻,戰線被推回春季覺醒行動前的位置[24]。
3月30日,托爾布欣經匈牙利西部,向多瑙河兩岸集中,並進入奧地利[23],準備攻入奧地利及解放維也納[25]。
4月2日,維也納攻勢正式展開[25]。4月4日,巴登及布拉提斯拉瓦被蘇軍佔領。接著,托爾布欣指揮其部包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並在4月13日占領該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托爾布欣在1945年7月起擔任蘇軍南方集群司令,統領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蘇聯駐軍,負責巴爾幹方向的軍事行動。
1946年至1949年間,托爾布欣擔任了蘇聯第二屆最高蘇維埃成員,曾以蘇聯代表團成員的身分出席了1946年12月召開的斯拉夫國際會議。
1947年1月,托爾布欣調任外高加索軍區司令,直至他去世。
1949年10月17日,托爾布欣因糖尿病於蘇聯首都莫斯科去世,終年55歲[26]。其遺體隨後被火化,骨灰被埋在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
1965年5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布法令,向已經去世的蘇聯元帥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托爾布欣追授蘇聯英雄稱號。
1940年6月:少將
1943年1月19日:中將
1943年4月28日:上將
1943年9月21日:大將
1944年9月12日:蘇聯元帥
托爾布欣在其軍旅生涯屢獲各類型勳章獎章。他曾獲蘇聯最高級別的軍功勳章-勝利勳章。在其死後,也被追授蘇聯英雄榮譽稱號。以下為其所獲得的部分榮譽:
三級聖安娜勳章 | |
三級聖斯坦尼斯勞斯勳章 |
蘇聯英雄金星獎章:1965年5月7日(追授) | |
勝利勳章:1945年4月26日(第9號) | |
列寧勳章:1944年3月19日,1945年2月21日,1965年5月7日 | |
紅旗勳章:1922年10月28日,1944年11月3日,第三次日期不詳 | |
一級蘇沃洛夫勳章:1943年1月28日,1944年4月16日 | |
一級庫圖佐夫勳章:1943年9月17日 | |
紅星勳章:1938年2月22日 | |
卡累利阿方面軍英勇士兵紀念章:1922年 | |
保衛史達林格勒獎章 | |
攻克布達佩斯獎章 | |
攻克維也納獎章 | |
解放貝爾格勒獎章 | |
1941-1945年大衛國戰爭戰勝德國獎章 | |
工農紅軍二十週年紀念獎章 | |
蘇維埃陸軍海軍三十周年獎章 | |
莫斯科建城八百週年紀念獎章 |
人民英雄勳章-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45年5月31日 | |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英雄-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1979年(追授) | |
勇氣勳章-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 |
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勳章-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相等於蘇聯的列寧勳章) | |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大十字勳位-法國 | |
索非亞和貝爾格勒榮譽市民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