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打字機(英語:Typewriter)是用來打字的機械,操作方式為手動(機械式)或電動。當敲擊鍵盤一個按鍵時,該按鍵對應的字元之字模便會打擊至色帶上,從而在紙上印製出該字元。每打出一字後,放置字模的壓板都會向打字方向移動一個字寬。
雖然許多現代打字機有著相似的設計,但是它們的發明是漸進式的,並且是由數個發明家獨立製作,或是在數十年間互相競爭下的成果。如同汽車、電話和電報,這些機器的發明和發展都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晶,使得它們最終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歷史學家估計,因發明家們為了令某種打字機達至可行的設計,使其曾被發明了52次。
一些最早的打字工具包括:
1865年,丹麥的Rasmus Malling-Hansen教父發明了漢森寫作球,1870年為商業發售而製造,為第一台商業銷售的打字機。該機型在歐洲很成功,報道指直到1909年歐陸還有辦公室使用該機器。[7][8] 發明者在某些型號上用螺線管製作彈跳裝置反彈載紙器,因此也有人稱其第一個「電動」打字機的發明者。[9]
漢森寫作球只能打大寫字母。後來的發明家Frank Haven Hall以其為模板設計了打字更快更便宜的衍生品。[10][11][12]
漢森寫作球在1870到1880年代間由其發明者繼續改進,但寫作球的部分維持不變。從1870年的第一代開始,紙張是附著在木盒裡的圓筒上的。1870年,改成了將紙放在寫作球下面會移動的載紙器。1875年,知名的「高版」註冊了專利,且該型號不需耗電。發明者在1873年參加了維也納的世界博覽會,又在1878年在巴黎參加了,兩邊他都獲得了發明一等獎。 [13][14][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