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德語:Vom Kriege,德語發音:[fɔm ˈkʁiːɡə])是普魯士軍事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一部軍事理論作品。
克勞塞維茨是德軍參謀部的最初奠基人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將軍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另外一個是奧古斯特·馮·格奈森瑙),參加過反法同盟的戰爭,《戰爭論》是他總結自己所經歷過的歷次重大戰役後所著的軍事理論著作。
在書中克勞塞維茨提出了著名的「戰爭是政治的延伸」觀點,以及進攻是最好的防禦等西方軍事理論的基本思想。因此《戰爭論》被奉為西方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克勞塞維茨本人也成為了西方軍事理論的鼻祖。
全書架構
全書共8篇,100餘章,基本觀點可以總結如下:
-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戰爭的母體是政治。
- 戰爭的目的即是消滅敵人。因為政治鬥爭的目的便是消滅敵人,戰爭是這一目的最直接的表現。
- 戰略要素包括精神、物資、數學、地理、統計五方面。
- 數量上的優勢是戰略、戰術上最普遍的致勝因素,集中優勢兵力是戰略上最簡單有效的準則。
- 戰爭中攻防相互轉換,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 戰爭理論生長在以往戰史中,研究戰史將得到最為有效的指導原則。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的未完成作品,在其生前僅整理好了其中六篇,第七、八篇的草稿由其遺孀整理,全書在他身故後由他的遺孀於1832年出版。
篇章
- 第一篇:戰爭性質
- 第二篇:戰爭理論
- 第三篇:戰略概論
- 第四篇:戰鬥
- 第五篇:軍隊
- 第六篇:防禦
- 第七篇:進攻(草稿)
- 第八篇:戰爭計劃(草稿)
影響
1934年5月,柳若水根據日本人馬健之助的日譯本轉譯的《戰爭論》,書名首次由此前的《大戰學理》改為《戰爭論》,原著者被譯為克勞塞維慈,已很接近今天的譯名,由上海辛墾書店出版發行。
1937年6月,楊言昌根據日本人馬健之助1931年版日譯本,重譯了《戰爭論》,原著者被譯為馬利•豐•克勞則維次。由南京軍用圖書社出版發行。
據莫文驊、郭化若、徐懋庸等人的回憶文章,1938年9月間,毛澤東約了十來個人,在其所住的窯洞裡開《戰爭論》研討會,每周一次,參加的有在八路軍留守兵團與中央軍委的軍事將領許光達、陳伯鈞、郭化若,莫文驊、蕭勁光、蕭克等,文化人有何思敬、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等。請何思敬直接從德文原版隨譯隨講。
傅大慶在重慶的南方局外事組工作期間,聽聞延安急需較高質量的《戰爭論》譯本,主動請纓,利用早晚休息時間從俄文版轉譯。被朱德、葉劍英譽為「中國當代最好的譯本」。
- 另外一名軍學大師安托萬-亨利·若米尼在其《戰爭藝術概論》開頭時,也談及克勞塞維茨與戰爭論,他認為克勞塞維茨是博學的,但他的戰爭理論較為理想性。
參見
外部鏈接
- 克勞塞維茨網主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1832年德語原版《戰爭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1873年英語譯本《戰爭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