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能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想象,又作想像[1],亦稱想像力,是形成意象、知覺和概念的能力,其實意象、知覺和概念不是通過視覺、聽覺或者其他感官而被感知。想像是心靈的工作,有助於創造出幻想。想像有助於為經驗提供意義,為知識提供理解;想像是人們為世界創造出意義的一種基本能力[2][3][4];想像在學習過程中也發揮關鍵作用[2][5]。培養想像力的一種基本訓練方式,是聽故事[2][6];在聽故事中,措辭的準確是「產生出世界」的基本因素[7]。
想像是我們面臨任何事情的力量。我們接觸、看到和聽到的東西,通過我們的想像,而合併為「一幅畫面」。
人們一般承認:作為內在的能力,作為從感官對公共世界的感知而來的因素,在心靈里發明部分的或完整的個人領域的這麼一種過程,這個術語在心理學的專業用法,意思是在心靈里恢復過程,[來源請求]恢復以前被呈給感知的感覺對象。因為這個術語的這種用法與其日常語言的用法矛盾,有些心理學家更喜歡把這個過程說成「造像過程」或者「意象」,或者稱其為「再生」想像過程,以與「產生性的」或「建造性的」想像過程。被想像的意象是用心靈之眼(Mind's eye)看到的。
想像也可以通過童話故事或者想像之境來表達。最著名的發明或者娛樂產品是從一個人的想像性靈感創造出來的。
關於人類想像力的進化過程的一個假說是:想像力允許有意識的物種可以通過利用心智模擬來解決問題。
孩童通常被認為是想像力豐富的群體。因為他們的思維模式尚未形成,思想中的限制與規則比成人要少。故此往往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兒童常常使用故事或者假裝的遊戲來操練他們的想像力。當兒童創造幻象的時候,他們是在兩個層面上遊戲的:第一個層面,他們利用角色扮演來演出他們以其想像力創造出來的東西;在第二個層面上,他們又以他們假裝相信的情形做遊戲,在行為上,他們創造出來的東西好像是真實的現實似的,而那已經存在於故事性的神話裡。[8]
想像這個術語的普遍用法,意思是在心靈里形成以前不曾經驗到的意象的那個過程,或者說,形成起碼部分地是不曾經驗到的,或不同的組合方式形成的意象的那個過程。一些典型的例子如下:
這種意義上的想像(不限於以由於實際的必要性而獲得的精確的知識),在某種程度上,免於客觀的限制。想像你自己處在另一個人的位置上,這種能力對社會關係和社會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囊括世界。」[9]
然而,在各種領域中,連想像其實也是有限的:因此,一個人的想像確實違背基本的思想規律,或者違背實際可能性的必然原則,或者違背某種情況的理性的可能性,則被視為精神失常。
同樣的限制也把想像置於科學假說這個領域。科學研究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歸於一些暫時性的解釋方式;這些解釋方式是靠想像建立起來的。但是,這些假說必須受到在以前得到確定了的事實的框定,必須與某一門科學的原則相協調。
想像是心靈的一種實驗性的部分,在功能的基礎上創造理論和觀念。把對象從真正的感知那裡分出來,想像運用複雜的「假如功能」來創造新觀念,或者改造觀念。心靈的這個部分,對於改善和提高完成新的和舊的任務的方式,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實驗性的觀念,可以穩當地在模擬的世界裡執行;然後,如果這個觀念是很可能的,其功能是真實的,那麼這個觀念就可以在現實里實現。想像是心靈的新發展的關鍵,也是與其他人共有的,也是共同進步的。
想像可以分為:
Creative Thought: An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 Edited by Thomas B. Ward, PhD, Steven M. Smith, PhD, and Jyotsna Vaid, PhD. Copyright: 1997 )。Ruth M.J. Byrne提議:日常的那些異於現實的反事實的想像性思想,或許其基礎和理性思想的基礎是同一個基礎。[10]Paul L. Harris則論年幼兒童能夠介入對異於現實的想像性的情形的創造。[11]
根據皮亞傑的研究,我們知道感知依賴於一個人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以想像為手段把感知編排在現有的意象中的結果。皮亞傑引述了一個例子:一個孩子說,她在晚上繞著村子走的時候,月亮跟著她。像這樣的感知被整合進了世界觀,以造成意義。對於從感知中搞出意義一事而言,想像是必要的。[12]
想像根本不同於信念,因為主體知道個人憑心靈發明的東西,不見得影響明顯是公共的世界裡的行動路線;而信念是一個人信以為真的那些與公共世界和私人世界相關的東西的一部分。想像的遊戲,除了那些明顯的限制之外(例如,要避免明顯的自相矛盾),在某一時刻,受心靈的一般趨勢的限制。另一方面,信念立刻與實際活動相聯繫:想像你自己是一個富翁,是相當可能的;但是,除非你相信你真是富翁,你就不會真有富翁那樣做派。信念致力於符合主體所經歷的條件,或者致力於符合那些條件的所相信的可能性。而想像是特別自由的。想像與信念之間的分界線,在技術發展的不同階段上,是非常不同的。因此,一個來自原始文化的人,對他的病因做了一個觀念上的重建,以信仰和傳統為基礎,而不以科學為基礎,把病歸咎於敵人不懷好意的魔法。出於對病理科學的無知,主體滿足於這個解釋,實際上相信這個解釋,有時到了致死的地步,這歸因於所謂「反安慰效應」。
由此而來的結論是:通過學習而能區別想像和信念,實際上依賴於宗教、傳統和文化。
人們所體驗的世界,是對來自感官的資料的一個解釋,如此一來它被感知為真實的,而與大多數思想和想像之物不同。服用致幻劑的人,據說有被強化了的想像。想像上的差異,僅僅是一個程度上的事情,而且可以被多種歷史原因,就是說,被大腦的化學狀況的變化、催眠或者其他意識狀態的改變、沉思、多種致幻藥物、直接用電刺激大腦的某些部位所改變。想像的現實和感知的現實之間的不同,可以非常難以察覺,結果導致嚴重的精神病狀態。許多精神疾病可以歸因於無能於在感官感到的世界和內在創造的世界之間做區別。有些文化和傳統甚至把這個明顯是公共的世界看作心靈製造的假象,如佛教所說的莫耶(幻境);或者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把想像出來的或者夢到的境界看得和公共世界一樣有效,如澳大利亞原住民根據他們的「夢世」概念,就是如此看世界的。
想像,以其免於外在的限制,可以常常變為真正快樂以及不必要的痛苦的源泉。一個想像生動的人,常常苦於想像來的危險殃及親友,甚至殃及名人。有損害效果的恐懼也能產生於把想像的痛苦未來看得過分嚴重。
想像可以產生真實的疾病的某些症狀。在某些病例中,那種症狀似乎如此「真實」,竟然導致生理性的表現,如皮膚上出現疱疹和淤痕,好像想像以及進入了信念,或者想像的時間真的在進行似的。例如身心疾病和感應性精神病。
也有人說,人類認知的全部基於想像。就是說,凡是感知的東西,沒有什麼是純粹的觀察的結果,卻都是感官與想像之間的一種變種。
兩個現有的觀念(正題與反題),在心靈里聯合起來,此時第三個觀念(合題)就形成了。在這裡,觀念僅僅作為想像的一個部分而存在,並且可以成為新發明或新技術的靈感。[來源請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