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心碎(英語:Heartbreak)是一種形容人在經歷深切失落或渴望時所感受到的強烈情緒壓力及痛苦的隱喻。它是一種跨文化的概念,經常用於描繪沒有回報或失去的愛。[1]
失敗的浪漫愛情可能會非常痛苦;心碎的承受者可能會發生抑鬱、焦慮等身心現象,在更極端的情況下,還會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2][3]
心碎的情緒「傷痛」被認為是生存本能的一部分。「社會依附系統」利用「痛苦系統」,通過在緊密社會關係失去之時引起痛苦,來鼓勵人們維持這些關係。[4] 昆士蘭大學的心理學家Geoff MacDonald和維克弗斯特大學的Mark Leary在2005年提出了身體和情感疼痛反應的共同機制的演化,並認為這種表達方式「不僅僅是一個隱喻」。[5][6] 他們認為這個概念是普遍的,許多文化在描述身體疼痛和與關係喪失相關的感覺的時候,使用相同的詞語。[5][6]
涉及心痛感知的神經系統過程是未知的,但被認為涉及腦的前扣帶皮層,其在應激期間可能過度刺激迷走神經引起疼痛、噁心或胸部肌肉緊繃。[7] 2008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的Naomi Eisenberger和Matthew Lieberman的研究顯示,排斥與背側前扣帶皮層和右前腹前額葉皮質激活有關,它們是參與處理疼痛(包括對他人經歷的痛苦的同感)的區域。[7] 他們還提到社會壓力對心臟的影響,以及性格對疼痛感知的影響。[8]
201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激烈的社會排斥或社會損失的情況下,會激活與痛覺體驗相同的大腦區域。[6][9] 密西根大學社會心理學家Ethan Kross曾經參與大量研究,他說:「這些結果給社會排斥會帶來傷痛的想法帶來新的意義」。[6] 該研究涉及次級體感皮質區和腦島背後側。[6]
對於大多數喪失親友的人來說,通過悲傷的旅程,最終會抵達即使沒有他們的親友,也可以接受的那種程度的生活。[10] 庫伯勒-羅絲模型假設失去了愛人之後的哀傷有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4][11] 雖然(普遍上)哀傷者會經歷最初的麻木以至抑鬱,最後改觀並恢復,但大多數現代悲傷專家都認識到,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團體之間的哀傷經歷的變化和流動性和個人之間的哀傷是有很大差異的。[10]
連續、無法控制和令人苦惱的左思右想(侵入性思想)[12]通常是哀傷的一個組成部分。約翰·鮑比的尋找丟失的東西概念是說,哀傷者依然迷惘,經常翻看逝去的回憶,因而會有焦慮和增長的挫敗感。當這種失去涉及「被拋棄」或「單戀」的時候,[13] 除了上述之外,這種心理搜索還會伴隨著對分手原因以及與失去之人重聚的可能性的強迫思想。[14] 如果涉及到拒絕,那麼可能還會牽涉到羞恥心——(對自己)從內在就不讓人接受、可以隨意丟棄、沒有價值而產生的痛苦情緒。[15]
哀傷的體徵包括:[16]
心碎是壓力的主要源頭,並且被發現會誘發重度憂鬱。在(關於配偶死亡的)一項研究中,悼念者中有24%在2個月內抑鬱,7個月時為23%,13個月為16%,25個月為14%。[17]
雖然有其他症狀重疊,但單純的哀傷可以與整個抑鬱發作中區別開來。[18] 重度抑鬱往往更加深入,其特點是體驗自我驗證和積極感覺的很困難。重度抑鬱由可辨認和穩定的衰弱症狀,伴隨著持久的低落情緒組成。除非得到治療,重度抑鬱否則往往會持續存在,它與工作和社會功能、病理免疫功能的缺乏,以及其他神經生物學變化相關。[10]
在關係分裂中,哀悼者可能把他們對被拒絕產生的憤怒對準他們自己。[19] 這會加深抑鬱[20]並導致自戀性的創傷(narcissistic wounding)。[21] 自我攻擊的過程從溫和的自我懷疑到肆意的自我指責,給個人的自我價值留下持久的印記,使他們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懷疑他們自己的個性效能和附加價值。[2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