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彼得·拉夫羅維奇·拉夫羅夫(俄語:Пётр Ла́врович Лавро́в,1823年6月2日—1900年1月25日),化名米爾托夫(俄語:Миртов),俄羅斯知名民粹派理論家、哲學家、意見領袖、革命家和社會學家。《工人馬賽曲》歌詞作者。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8月21日) |
拉夫羅夫早年進入軍事學院學習,1842年以陸軍軍官身份畢業。他精通自然科學、歷史、邏輯、哲學和心理學。他曾擔任二十年的數學講師。1862年作為激進分子加入了革命運動,1868年流放至烏拉爾山脈,不久逃脫並逃往國外。在法國,他主要生活在巴黎,在那裡他成為人類學學會的會員。拉夫羅夫很早就被歐洲社會主義思想所吸引,但起初他不知道如何將這些思想應用於俄羅斯。拉夫羅夫在巴黎時充分致力於革命社會主義運動。1870年,他成為國際工人協會分區成員。他還參加了巴黎公社的成立,不久便出國尋求國際支持。
1872年11月到達蘇黎世,在俄羅斯人圈內成為米哈伊爾·巴枯寧的對手。拉夫羅夫更傾向於改革而不是革命。他反對彼得·特加喬夫等陰謀論似的意識形態。拉夫羅夫認為,儘管在俄羅斯發動政變不難,但建立社會主義社會需要俄羅斯群眾的參與。1872年創辦了《前進!》雜誌,第一期出版於1873年8月。拉夫羅夫用該雜誌宣傳他對俄羅斯特殊歷史發展的分析。
拉夫羅夫在40多年的寫作生涯中著述頗多。作品包括黑格爾哲學(1858–59)和實踐哲學問題研究(1860)。在流亡期間,他編輯了《社會主義評論》《前進!》。他以米爾托夫的化名撰寫了《歷史快報》(1870年),極大地影響了俄羅斯的革命活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