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助
日本戰國時代的黑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彌助(日語:弥助/やすけ Yasuke,約1556年—?),一作彌介(日語發音與意義相同),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是戰國大名織田信長的一位來自非洲的黑人從者[1]:420。
![]() | 此條目內容疑欠準確,有待查證。我們正在仔細觀察英文維基百科和日文維基百科對近期彌助條目相關問題的調查,並將在事態明瞭後進行修訂。 (2024年7月18日) |
他在織田信長麾下的時間僅有1581年3月至1582年6月間的一年多,此後去向不明。
經歷
根據1627年編纂成的《日本教會史》的第一卷中記載,彌助是傳教士范禮安從印度帶來的奴隸[2]:384,出生在葡屬東非(今莫三比克)[2]:444。不過由於范禮安曾途經印度並停留較長時間,彌助究竟是被他直接從莫三比克帶來,還是先到了印度之後才成為了范禮安的奴隸,該文獻中並無記述。
1581年3月27日(天正九年二月二十三日),范禮安參見了織田信長,當時彌助隨行[1]:420,421。《信長公記》記載,「自切支丹國而來之黑坊主參見。」此人年齡為26至27歲,擁有「十人的剛力」、「牛一般黑的身體」[3]:204[4]:259。首次見到黑人的信長起初並不相信,以為黑色的皮膚是用墨染成的,於是令其脫去上衣,清洗皮膚,結果未見皮膚潔白,只見水光閃閃[2]:384[5][1]:420,421[6]。以上事件見於1581年4月14日路易斯·佛洛伊斯向耶穌會總會遞交的年報以及他寫給洛倫索·梅西亞(Lourenço Mexia)的書信。
信長在相信此人確實天生黑皮膚之後,對他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信長稱讚了他的健壯,並令自己的侄子[註 1]給與賞賜。信長從范禮安手中購得這名黑奴,取名「彌助」。
由於信長曾與彌助聊天,可以推測彌助能說一定程度的日語[註 2],這或許得益於范禮安給他提供的教育。 在甲州征伐之後,彌助作為信長的隨從參與了對原武田家領地的巡視。信長在歸途中會見了德川家康,而德川家臣松平家忠記錄了彌助的名字和樣貌[7]:54。
1582年6月,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包圍信長駐紮的本能寺。當時彌助也身處本能寺。在信長自殺後,他前往其長子織田信忠所在的二條新御所報信並支援。彌助戰敗投降,被光秀手下的武士逮捕[1]:420,421。光秀認為,黑人(日原文:奴)不過是動物,不明事理,更何況其並非日本人,不必處死,故而饒其活命,將其釋放並送往京都的南蠻寺安置[1]:420,421[6]。也有一說稱明智光秀不願處死彌助,才編造出此一理由留其性命[5]。另外,也有觀點認為,本能寺之變當日二條新御所附近並無關於黑人的記錄,彌助的供述或許缺乏可信性[8]:73。
畫像

在當時的畫作中,並沒有可以確證為彌助肖像的作品。
堺市博物館所藏、創作於約1605年的《相撲遊樂圖屏風》上繪有一位與日本武士進行相撲的黑人。這名黑人可能是彌助;有一位身份較高的武士在觀看兩人相撲,可能是織田信長或豐臣秀吉[9]:10。
本能寺事變之後的下落
此後彌助的下落不明。在佛洛伊斯的《日本史》中記載,在沖田畷之戰中,有馬晴信的家臣中有一位善使鐵炮的黑人參戰。電視競猜節目《世界不思議發現》曾經給出說法,稱此黑人是彌助,他與有馬家的人相識,在本能寺之變後可能投奔有馬家[10]。
流行文化
許多文學和娛樂作品取材了彌助的故事,其中以他為主角的作品包含Netflix動畫《武士彌助》[11]和育碧遊戲《刺客教條:暗影者》[12]。
關聯條目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