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拱機(?—1645年),字羣玉,四川成都府內江縣人[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張拱機在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人[2],崇禎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進士[3],獲授莆田知縣,轉任福王王府評事、江西兵備道副使,弘光年間擔任湖西道參議。張獻忠攻佔四川,他無法歸鄉,隱居在巢縣,和顧夢遊、韓宗騋以詩得罪朝廷,未被追究,不久去世[1]。 他的妻子恭人徐氏從四川帶著三名兒子到江南,途中二子被流賊殺害,她和幼子張祖詠逃脫,到巢縣才知道張拱機已去世,變賣衣物來營葬他在水西門外;張祖詠後來刻苦讀書,中選歲貢[4]。 引用 [1]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五·列傳第十一》::(弘光)時江西司道:……張拱璣【機】,字草【羣】玉,內江人。崇禎四年進士。歷莆田知縣、福府評事、湖西參議,隱。已與顧夢遊、韓宗騋以詩得罪,逮免。 [2]同治《內江縣志·卷三·選舉》:(天啟)甲子科(舉人)……張拱機 見科甲 [3]《崇禎四年辛未科進士三代履歷》:張拱機,群玉,書一房,戊申三月十一日生。內江人,甲子三十五,會十名,三甲三十六名。兵部政,授莆田知縣。曾祖佑,庠生。祖瑄。父應台,推官,乙卯。 [4]道光《巢縣志·卷十三·人物誌三》:張拱機,字羣玉,四川內江人,崇正辛未進士,官莆田令至江西兵備道。張獻忠陷蜀不能歸,僑居巢未幾卒。妻恭人徐氏自蜀攜三子至江南,半途二子死於賊,與幼子祖詠僅免。尋訪至巢知已卒,解衣質錢營葬水西門外。教祖詠刻苦讀書,後充歲貢。 參考文獻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五·列傳第十一 同治《內江縣志》·卷三·選舉 道光《巢縣志》·卷十三·人物誌三更多資訊 官銜 ... 官銜 前任:吳彥芳 明朝莆田縣知縣1631年-1633年 繼任:曹天錫 關閉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