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源(1901年10月—1933年10月12日),原名張守仁,曾化名舒實夫,山東省博興縣高度村人。張靜源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歷任中共萊陽縣委書記、中共膠東特委書記及中共萊陽中心縣委書記。1933年被黨內分裂分子徐元義殺害。
生平
1901年10月,張靜源出生於山東省博興縣高渡村的一個農民家庭,曾先後在私塾和博興縣高等小學讀書,1917年考入濟南的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省立一師就學期間,受五四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他開始接觸學習馬克思主義學說。1921年,畢業後的張靜源到史口小學[a]教書。1923年,張靜源回縣城做了教育局督學。1924年,他又去了青島嶗山教小學,後來在青島禮賢中學附屬小學任副校長。1927年春,到青島滄口區宋哥莊小學任校長。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在清黨時對共產黨人和左派人士等進行了逮捕和殺害,張靜源因無法認同這些做法而退出國民黨。[1]
1928年,張靜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任宋哥莊小學黨支部書記。中共青島市委不久後又命張靜源負責滄口、李村等地黨組織的領導工作。張靜源建立圖書館,創辦平民夜學班,在農民和工人間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張靜源在寒暑假回鄉探親時也在老家高家渡村宣傳馬列主義思想。1930年秋,張靜源在高家渡村發展李天佑、張仿、李旭林等博興第一批共產黨員。[2]1932年春,張靜源按青島市委的指示組織富士紗廠工人舉行罷工,雖然罷工取得了勝利,但張靜源身份暴露。1932年5月,被青島市警察局通緝的張靜源經省委同意轉移到萊陽以教學為掩護開展活動。1932年7月底,張靜源按省委指示在海陽縣新莊頭村召開會議,重組了遭破壞的萊陽縣委,他任書記,劉松山任組織委員,宋化鵬任宣傳委員。期間,他還在萊陽建立了第一區、第五區和海萊邊區三個區委,萊招、萊平兩個特支,以及萊陽鄉師黨支部和萊陽中學黨支部。1932年8月,由他介紹入黨的萊陽鄉師學生、海陽人劉松山介紹張靜源到海陽香山小學任教,擴張了中共在海陽的活動。1932年11月,中共海萊特支在海陽縣大黃家村成立,張靜源兼任書記,宋化鵬、劉松山、孫奭平任委員。到1932年底,萊陽縣委領導下的黨組織已擴大到萊陽海陽邊界、牟平海陽邊界、萊陽棲霞邊界、萊陽招遠邊界的部分村莊。1933年1月,中共牟平縣委成立,劉經三任書記。[1][3][4]
1933年1月底,張靜源赴濟南向省委匯報工作。省委指示張靜源以萊陽為中心向膠東各縣發展,待時機成熟建立中共膠東特委。為了方便膠東各地中共組織相互聯繫,張靜源指派時任牟平縣委書記的劉經三在牟海交界的霄雲寺設立雞鴨公司作秘密聯絡站,大家以買賣家禽的名義到霄雲寺進行聯絡。1933年3月,張靜源與劉經三在牟平縣劉伶莊[b]建立了中共膠東特委[c],張靜源任書記,劉經三和劉松山為委員。膠東特委下轄海陽、萊陽、棲霞、牟平、黃縣、掖縣、文登和榮成8個縣。[1][3][4]
1933年春,山東省委遭到破壞,中共膠東特委與上級黨組織失掉聯繫,張靜源去天津與中共中央北方局取得聯繫。回萊陽後,張靜源於1933年6月按北方局指示在萊陽縣水口村成立了中共萊陽中心縣委,張靜源任書記,劉松山任組織委員,宋華鵬任宣傳委員,李仲林任共青團書記,宋雲甲任武裝委員。1933年8月,中心縣委組建了以宮兼三、左武堂為首的40餘人的武裝游擊隊。其時,徐元義另立中共萊陽縣委,並得到了中共青島臨時市委承認。1933年9月,青島臨時市委派李林到萊陽調查處理此事,李林要求兩個縣委合併,由張靜源組建新的萊陽縣委。1933年10月[d],張靜源前往萊陽小徐格莊與徐元義協調合併事宜時被徐元義在村外東芹口溝河灘殺害,時年32歲。[3][4][5]
注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