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德国/美国物理学家(1900-195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里茨·沃爾夫岡·倫敦(英語:Fritz Wolfgang London,1900年3月7日—1954年3月30日),猶太裔德國物理學家,杜克大學教授。 他對化學鍵理論和對分子間作用力(倫敦色散力)的基礎性的貢獻如今已經寫入了物理化學的標準教材。他和兄弟海因茨·倫敦對理解超導體的電磁性質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出了倫敦方程。他曾五次被提名諾貝爾化學獎。
倫敦出生於德國的布雷斯勞(現在的波蘭弗羅茨瓦夫),是弗朗茨·倫敦(1863-1917)的兒子。在希特勒的納粹黨通過了1933年種族歧視法案後,倫敦因其猶太血統失去了在柏林大學的工作。他在英格蘭和法國擔任訪問學者,並於1939年移民到了美國,1945年成為入籍公民。後來,倫敦在杜克大學擔任教授。
1953年,他被授予洛倫茲獎章。
倫敦與瓦爾特·海特勒 (Walter Heitler)[2] 早期在化學鍵方面的研究現在在任何物理化學教科書中都有涉及。 這篇論文是第一篇正確解釋同核分子(例如 H2)中的鍵結的論文。 海森堡和薛丁格引入量子力學後不久,海特勒-倫敦研究的出現並非巧合,因為量子力學對於他們對共價鍵的解釋至關重要。 另一個必要的因素是認識到電子是不可區分的,正如泡利原理所表達的。
倫敦的其他早期工作是在分子間作用力領域。 他創造了「色散效應」這一表述來描述兩個稀有氣體原子之間相距較遠(例如約 1 納米)的吸引力。 如今,這個吸引力通常被稱為「倫敦力」。 1930 年,他(與艾森施茨 (R. Eisenschitz) 一起)[3] 對兩個惰性氣體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統一處理,這兩個惰性氣體原子在遠距離處相互吸引,但在短距離處相互排斥。 艾森施茨和倫敦表明,這種排斥是在電子排列下強制電子波函數反對稱的結果。 這種反對稱性是泡利原理和電子是費米子這一事實所要求的。
對於原子和非極性分子,倫敦色散力是唯一的分子間力,也是它們在液態和固態中存在的原因。 對於極性分子,該力是范德華力的一部分,以及永久分子偶極矩之間的力。
倫敦是第一位提出這一基本觀點(當時頗受爭議)的理論物理學家,即超流體與玻色子的愛因斯坦凝聚有內在聯繫,這種現象現在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玻色認識到無質量光子的統計也可以應用於大質量粒子; 他沒有對玻色子凝聚理論做出貢獻。
倫敦也是當時新的量子力學背景下正確理解局域規範不變性(Weyl)原理的早期作者之一(包括薛丁格)。
倫敦預測了超導體中通量量子化的影響,並與他的兄弟海因茨一起假設超導體的電動力學是由一個巨大的場來描述的。 IE。 當磁通量從超導體中排出時,這種情況在有限長度上呈指數規律地發生,其指數現在稱為倫敦穿透深度。
倫敦也發展了超導體旋轉響應理論,指出超導體的旋轉產生磁場倫敦矩。 這種效應用於中子星旋轉動力學模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