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慈院
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觀音寺兼王爺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歷史
依高拱乾所纂的《臺灣府志》,此庵創建於清治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面有準提閣(今台南法華寺),到了周元文所纂修的《重修臺灣府志》卻記載此庵「今圯未脩」[2]。臺灣觀音寺的匾額調查中,以此庵的匾額「廣慈院」為最早,為康熙三十一年,與創建年代相同[3]。昔日為府城四大尼庵之一[4]。
起初規模甚小,後因得病的諸羅縣知縣張𤣹祈求而痊癒,遂獻金增建寺宇[3][4]。
根據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所立碑文〈重修廣慈院碑記〉,該院初為張𤣹所籌建,並且收取「年徵香租粟六十五石」。在捐贈名單中,除了有當地郊商以及彰邑販戶外,較特別的是黃姓、丁姓師爺等捐銀。[5]
日治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日本佛教曹洞宗若生國榮、芳川雄悟抵達台南,致力於縣內各處佛寺與齋堂的布教,很多寺院同曹洞宗締結本末關係。1900年,分別由岡田原龍、大場道賢、島津博巖、井上秀夫諸師到此寺、與德化堂、萬福院等共修並說教。[6]
據許丙丁回憶,從清治到日治時,名為「壽山班」、「福海班」這兩班亂彈戲班的戲館皆設於此。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2月3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廣慈庵新募集了一個戲班,成員皆是14、15歲,名叫「玉記班」,開演三天用低廉的票價來吸引觀眾。[7]
大正四年(1915年)調查,廟址為廣慈庵街丁10番地[8];大正九年(1920年)後改為大正町三丁目13番地[9][10][11]。
廣慈庵受到戰火而殘缺不堪,神像剝落,信徒銳減,幾乎荒廢,當時觀世音菩薩降鸞指示,請來全臺白龍庵的五福大帝坐鎮,再度吸引了不少信徒前來膜拜,成為佛、道兼供奉的寺廟。[4]
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因廟宇傾塌,再度修繕[3][4]。韋馱、伽藍門神為潘麗水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的作品[12]。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都市計畫將此寺旁的公園路九十四巷截為兩段,此廟寺縮減大半,原本院前方的蓮花池、花園、菜圃、龍眼井,全成為道路[4]。
祭祀
正殿主祀觀世音菩薩,並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釋迦摩尼佛、地藏王菩薩、大鵬金翅鳥,陪祀迦葉尊者、阿難尊者、註生娘娘、張太爺公、韋馱尊者、伽藍尊者、十八羅漢。該院奉祀張太爺公即為張𤣹,據《嘉義縣志》記載,張𤣹去世後,人民懷其德,在廣慈院及竹溪寺中均有塑像供奉[14]。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