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熙定台是指康熙帝在繼位後對明鄭政權使用戰爭與談判手段,最終將原屬明鄭的大員地區納入清朝版圖的過程[1]。從公元1662年(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鄭成功在台灣逝世,鄭經繼位,到1683年(明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成功驅逐明鄭,清朝與明鄭先後進行了10次和談,前9次都失敗了,最後一次清朝使用了武力手段,以戰逼和,在澎湖海戰大捷後大兵壓境,使明鄭投降,並將明鄭東寧劃歸福建省台廈道,正式收入版圖。[2][3]
1646年鄭芝龍降清,其子鄭成功諫阻失敗[4]。1655年南明永曆帝敕封鄭成功為延平王。1659年(永曆十三年、順治十六年)五月,鄭成功北伐中原,大震江南,連下4府3州32縣,師迫南京,然而卻後繼無力,被清廷援兵擊敗,退走廈門[5]。兩年後,康熙帝即位不久,奉南明為正朔的延平王鄭成功率軍橫渡台灣海峽,次年擊敗當時在台南地區殖民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者,於南臺灣建立明鄭政權,使用大明國號和年號[6]。
同年,清廷為斷絕鄭氏集團與大陸間的聯繫實施海禁,將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老百姓遷至內地,並在原沿海處立邊界、設軍隊防守,「片板不允許下海」。清廷對新加入統治區的漢人城鎮採取的控制措施嚴厲之至,當時沿海五省分濱海30里以內房屋、田園、港埠皆被滿清下令毀壞,台灣威脅的存在使得中國沿海的文化、經濟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7]。
鄭成功病逝後,其子鄭經對內奉南明永曆帝正朔,對外與統治中國的清廷互不統屬,將東都改名為東寧,表明台灣是一個新的國家,所謂「東寧建國,別立乾坤」,聲稱台灣「非中國版圖」,在與清廷談判的過程中堅持「效朝鮮例」。在談判中,並又以苻堅討伐東晉、隋煬帝遠征遼東為鑑,警告清統治者不要輕易對台灣動用武力,又以為有「汪洋萬頃之隔,波濤不測之險」,作為天然屏障,有天塹可恃,覺得清朝動用武力絕非易事[8]。
1674年(永曆二十八年、康熙十三年),鄭經動員了旗下武裝力量參與了當時在中國南部爆發的三藩之亂,終結了與大陸接近十年的相對和平期。隨著三藩之亂的潰敗,鄭經也失去了戰前在中國東南沿海得以建立的少數據點。1680年,鄭經失去了在東南沿海最重要的據點——廈門。廈門的失去讓台海直接成為清鄭對峙前線,並帶給了退居臺灣的鄭經嚴峻的內部壓力。為了應付失去的收入來源以及防止軍隊嘩變、籌措軍餉,鄭經採取了徵兵制度以及增稅等措施,使得政府與民眾的內部矛盾開始激化[9]。
與臺灣本地原住民之間的衝突也是鄭氏末期統治的特徵之一。舉例來說,在1680年(永曆三十四年、康熙十九年)時,由於收到消息得知清軍有可能會入侵臺灣北部的基隆地區,鄭經曾命人摧毀當地的一座堡壘以防止堡壘落入敵手。到了1681年時,由於防務策略改變,鄭經又決定派兵徵調原住民在北海岸重修堡壘以強化清軍的防禦。1682年(永曆三十六年、康熙二十一年)農曆五月,在新竹負責運送督造堡壘的士兵的原住民捆工由於不滿漢兵的對待而反叛,殺害了他們的上級、偷走了糧草,並躲避進了山林[9]。1683年,由於糧食短缺,也有過數個原住民部落反叛明鄭統治的記載[10]。
1662年(永曆十六年、康熙元年),鄭成功去世不久,清廷耿繼茂、李率泰派員到廈門與鄭氏集團的第一次談判,企圖說服鄭成功之子鄭經歸降。鄭經為了減輕壓力,與清朝談判,並交出了南明皇帝賜給的敕書、印璽[11]。清廷要求台灣人遷回內地、剃髮易服,但鄭經拒絕,稱「東寧偏隅,遠在海外,與中國版圖渺不相涉[12]。」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鄭氏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廈門,鄭經戰敗,退出廈門,逃奔台灣。清朝乘勝出征台灣,在海上突遇颱風,船隻沉沒,無功而返[13]。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再派總兵孔元章赴台灣招撫,答應鄭經如歸順,可封「八閩王」,但鄭經拒絕招撫,稱「台灣遠在海外,非中國版圖」[14]。
在一系列談判過程中,鄭經在臺灣的政權持續的受到外來的武力威脅。1664年(永曆十八年、康熙三年),曾受鄭成功驅逐的荷蘭人與清廷交好,並派兵重新佔領了臺灣北部的基隆地區。鄭經曾於其中發兵征討,但不幸失敗,直到1668年才成功驅逐荷蘭人。與荷蘭人東西呼應的清軍也曾在1665年發兵進攻澎湖,遭遇颱風而潰敗。[15]
1669年(永曆二十三年、康熙八年),康熙擒拿鰲拜正式親政後,又派刑部尚書納蘭明珠南下福建,主持對台和談,令興化府知府慕天顏赴台,宣示招撫之意。清廷作出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台灣。鄭經則提出:「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康熙帝答覆:「若鄭經留戀台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康熙帝反對,談判故而破裂。
1673年(永曆二十七年、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亂爆發,鄭氏集團與三藩相呼應,參與了對北京的叛亂活動[16]。與據守在福建的耿精忠一同燃起了東南沿海的戰火,曾一度攻占了泉州、漳州、潮州等地。1680年鄭氏退守台灣。清廷再次爭取和談,福建總督姚啟聖派副將黃朝用赴台。鄭經要求「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稱臣奉貢,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堅決不同意台灣比照琉球、高麗之例,認為「台灣人皆閩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和談又無結果。[17]
1677年(永曆三十一年、康熙十六年)七月的和談中,康親王向鄭經許諾,如果鄭軍撤出沿海島嶼,退守台灣,就答應鄭氏把台灣變為中國藩屬國的要求,並與台灣「通商貿易,永無嫌猜」[18]。康熙十七年(1678年)的和談中,清軍將領賚塔則在給鄭經的信中說,如果鄭經肯退守台灣,則「本朝何惜海外一彈丸之地」,鄭氏可永遠占據台灣,「從此不必登岸,不必剃髮,不必易衣冠。稱臣納貢可也。以台灣為箕子之朝鮮,為徐福之日本」[19]。
1681年(明永曆三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年),兩岸情勢發生逆轉。清朝平定三藩之亂,而此時的台灣,卻因鄭經病逝引發東寧之變,鄭經母親董太妃支持的鄭克塽縊殺鄭經親身指定的繼承人鄭克𡒉,人心離散[20]。次年十月,臺灣明鄭統治範圍爆發飢荒,出現嚴重的內部危機。清實錄記載,清廷當時討論如何解決明鄭問題,很多人反對武力攻台[21]。而康熙帝認為時機已到,便作出支持征台的決策,並起用鄭氏降將施琅擔任福建水師提督,準備攻台[22],清廷並於十一月二十日授予施琅「專征臺灣之權」[20]。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六日(1683年7月10日),施琅率領水陸官兵兩萬餘人、戰船200餘艘攻打臺灣[23]。十八日,施琅先派戰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盤二島,掃清了外圍。二十二日早七時,經過充分休整和準備的清軍向澎湖鄭軍發起總攻。經過9小時激戰,清軍取得全面勝利,共斃傷鄭軍官兵一萬二千人,俘獲五千餘人。擊毀、繳獲鄭軍戰船150餘艘。鄭軍主將劉國軒乘小船從北面的吼門逃亡台灣。此役清軍陣亡329人,負傷1800餘人。[24]
「 | 他[指姚啟聖]剛一到任就派人在臺灣散發全面大赦令,許諾凡歸順韃靼人[滿清]統治者將會得與其現有相同的職務、爵位及特權。......於是,姚總督認為奪取臺灣的時機已經成熟,當即命令施提督率強大艦隊奪取澎湖列島。施提督在這裡遇到的抵抗比他想像的激烈許多;駐守者憑藉荷蘭大砲猛烈抵抗,不過最後終因寡不敵眾而屈服。澎湖既陷,[臺灣的]年輕君主的謀臣認為,鑑於士兵士氣低落,臺灣難以守住。因此,他們不等施提督進攻到船塢便派船以年輕君主名義向皇帝送去了進降表以示歸順。 | 」 |
澎湖海戰結束後,清軍對台灣鄭氏集團已形成大兵壓境的有利態勢。六月二十六日(7月20日),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在內外壓力的逼迫下,鄭克爽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談條件,放棄抵抗企圖,向清政府遞交降書。十三日,施琅率清軍在台灣登陸,接管台灣[26]。鄭成功之子等6人、鄭經之子鄭克塽等9人、明鄭主要官員劉國軒、馮錫範家族,以及當時隨鄭遷台的明朝皇室後裔等人,均移入內地,授予清朝爵位和官職,明鄭正式滅亡,康熙征臺灣獲得成功[27]。
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庚子...戊辰,施琅疏報師入台灣,鄭克塽率其屬劉國軒等迎降,台灣平。
——清史稿 卷七[28]
由於明鄭的和平投降,施琅平臺灣後,當地並沒有出現過有組織的大型反叛。不過清政府仍花費了巨大的心力處理少數剩下的明鄭殘部。在這其中,最大的一次是發生在1684年小岡山(今高雄市岡山區、田寮區)的叛變,當時以蔡機功為首的涉事叛兵高達三至五千人,但也極快地被由一名知縣吳英所率領的原住民、官兵聯軍所鎮壓住了[29]。施琅在臺灣當地的治理以治安為優先要務,並極力減少他的士兵(自認為自己是土地的征服者)以及臺灣民眾(由於不久前仍身為叛亂者的身份而多數對於自身處境充滿不安)之間的衝突。舉例來說,施琅的士兵被命令禁止強佔民宅,下屬則不得侵佔屬於本地村落和原住民部落的土地;為了減少對於臺灣本地糧食供應的負擔,清廷在台官兵的糧食都被要求由中國大陸進口而來,保質期短的食物例如蔬菜等也必須從市場上以市價購買,不得以較低價向臺灣商家大量採購批發。[30]
對於台灣的去留,北京政府原先計畫在明鄭勢力被擊敗後,將當地所有漢民遷回大陸並永久捨棄臺灣,漢兵則解散或是打散混編入清朝既有部隊中。最終被遣返回大陸的明鄭官兵大約有四萬人左右。1683年,清廷宣布所有在台無妻室、無恆產的開墾者必須返回大陸,而已有妻室恆產者則需要向當地政府登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由於許多當初因為內戰而渡海來台的內地移民本就不滿高壓的鄭氏統治,因此這些對於能重回大陸意願極高。為了加速把臺灣人口遷移離開的進程,清政府也將許多犯罪的懲罰也都改成了遣返回大陸,至1684年九月,施琅估計在平台僅一年之內,臺灣當地的漢人人口就已經減少了近一半之多,而鄭氏時期全台的漢人人口也約僅有十二萬人。[31]
行政區劃方面,清廷於1684年設立臺廈道,與廈門共署,並同時隸屬於當時的福建省。道為清朝行政區劃之一,其地位在省與府之間,而總管廈門與臺灣的臺廈道道署設於廈門。1684年,台灣設台灣府,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於福建省臺廈道,在台澎分別駐兵1萬人,設官治理、築城戍守,並公布「台灣編查流寓則例」,嚴格控制大陸漢人渡台人數[32]。台灣建府初期,清廷即授權福建巡撫從閩省內地與台地的官員互調。因此,清代台灣的官吏多是福州人[3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